初期运营最后三个月,车辆系统故障率应不高于4次/万列公里,站台门故障率应不高于0.8次/万次。

运营单位应具有月度和季度设施设备运行分析 报告,内容涵盖设备主要故障或设施主要病害损伤发生次数、设备 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和故障发

抽查查线核图工作记录和相关图纸文件,至少开展三次全面查线核图工作,发现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

运营单位在设施设备的查线核图、巡视、监测和 维护等工作过程中,发现的产品、施工质量、设计缺陷、设备布局缺 陷、软件安全隐患或缺陷

抽取站台门后备电源系统,测试电源容量,其中驱动电源容 量应满足全站所有滑动门至少完成开、关2次循环,控制电源容量至少应满足负载持

运营单位应结合初期运营期间系统运行情况,持续优化风险管控措施,有效防控设计缺陷、设备可靠性差,以及管理不协同、专业间接口衔接不畅

专项隐患排查应涵盖关键运输节点、重点施工、重大故障或 运营险性事件等。

日常隐患排查每天不少于1次,并涵盖行车组织、客运组织、设施设备运行维护、应急管理、保护区管理等各日常生产作业环节。

线路投入初期运营3个月内应完成首次全面风险辨识,其后每年初开展一次全面风险辨识。

对照运营安全风险数据库逐项分析所列风险管控措施的弱化、失效、缺失可能产生的隐患,确定隐患等级,并按照“一岗一册” 的原则分解到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