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自考】【训诂学(重庆)】【00819-cq】高频考点(3)
(1).元代戴侗的专著是()
A.《词诠》正确答案D
B.《语助》
C.《虚字说》
D.《六书故》
(2).明代方以智的专著是()
A.《词诠》正确答案C
B.《语助》
C.《通雅》
D.《六书故》
(3).明代张自烈的专著是()
A.《词诠》正确答案B
B.《正字通》
C.《虚字说》
D.《六书故》
(4).《字汇》的作者是()。
A.梅膺祚正确答案A
B.郑玄
C.陆德明
D.张自烈
(5).训诂学的变革时期是()
A.从西汉到东汉正确答案C
B.从唐代到五代
C.宋代
D.从清代到近代
(6).《五经正义》的作者是()。
A.孔安国正确答案D
B.郑玄
C.陆德明
D.孔颖达
(7).训诂的萌芽时期是()。
A.从西汉到东汉正确答案D
B.从唐代到五代
C.宋元之间
D.春秋战国
(8).训诂术语“读为,读曰”是用来()的。
A.辨析同义词正确答案B
B.说明通假字
C.表示声训
D.串讲文意
(9).训诂术语“当为,当作”是用来()的。
A.辨析同义词正确答案D
B.说明通假字
C.表示声训
D.纠正误字
(10).训诂术语“声”是用来()的。
A.指明象声词正确答案A
B.说明通假字
C.表示声训
D.串讲文意
(11).训诂术语“属,别”是用来()的。
A.辨析同义词正确答案B
B.说明某词所表示的事物的种类
C.表示声训
D.串讲文意
(12).《公羊传》引子沈子、子司马子、子北宫子等六家之言,《毛诗故训传》引仲梁子、高子之言,他们所开创的训诂体制是()
A.补注正确答案B
B.集注
C.注中注
D.子注
(13).从注疏的内容来区分,不外乎两类。即()
A.注和疏正确答案A
B.自注和他注
C.集注和补注
D.叙事和释义
(14).训诂学上“注”和“疏”分属两类,这是从()来说的。
A.训诂的对象正确答案C
B.传注的作者
C.注疏的内容
D.注解之间的关系
(15).《毛传》:“规,正圆之器也。”从训话的表达方式来看,属于义训中的()。
A.标明义界正确答案A
B.进行描写
C.使用譬况
D.比较说明
(16).《说文·水部》:“漏,以铜受水,刻节,昼夜百节。”这种直陈词义的训诂方法是()
A.标明义界正确答案B
B.描述比况
C.增字足意
D.同义相训
(17).下面四条注文中表示声训的是()
A.《诗经·氓》郑笺:“泮读为畔”。正确答案D
B.《书·尧典》郑注:“时读日莳”。
C.《说文》:“哙,或读若快”。
D.《论语·季氏》郑注:“萧之言肃也”。
(18).《诗经·斯干》“秩秩斯干”。《毛传》:“干,涧也。”《毛传》这条训诂方法的作用是()。
A.求语源正确答案B
B.以本字释借字
C.明方言
D.揭示本义
(19).《汉书·高帝纪》“秦将章邯距破之。”苏林注:“邯音酒酣之酣。”这里使用的注音方法是()。
A.譬况正确答案C
B.读若
C.直音
D.如字
(20).“以他书校本书,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校之;有为后人所引用者,可以后人之书校之;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可以同时之书校之。”这是讲的()
A.理校正确答案C
B.本校
C.他校
D.对校
(21).《吕氏春秋·慎行》:“相与私哄。”高诱注:“哄,读近鸿,缓气言之。”高注用的注音方法是()。
A.直言正确答案C
B.读若
C.譬况
D.反切
(22).《左传·昭公十九年》:“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杜预注;“言灵王怒吴子而执其弟,犹人忿于室家而作色于市人”这里是在()
A.说明语序正确答案A
B.指出词类活用
C.解释虚词
D.显示修辞手法
(23).《春秋》:“襄公二十有五年,吴子遏伐楚,门于巢卒。”《公羊传》:“门于巢卒者何?入门乎巢而卒也。入门乎巢而卒者何?入门乎巢而卒也,”这里是在()
A.说明语序正确答案B
B.指出词类活用
C.解释虚词
D.是示修辞手法
(24).《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毛传:“兴也。皋,浑也。言身隐而名显也。”这里是在()
A.说明语序正确答案D
B.指出词类活用
C.解释虚词
D.显示修辞手法
(25).《周礼·春官·典瑞》:“珍圭以征守。”郑玄注:“若今时征郡守以竹使符也。”这里是在()
A.说明语序正确答案C
B.考证典章制度
C.考证名物
D.显示修辞手法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微信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翰林刷题小程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