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翰林刷题小程序真题 > 正文内容

【成人自考】【流行病学】【05757】2017年04月考试真题

(1).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

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
B.无症状的健康人
C.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
D.传染病患者
正确答案C

(2).疾病的病死率是指

A.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每10万人的粗死亡率
B.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患某病的死亡专率
C.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患某病死亡在各种死亡中所占的比例
D.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患某病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者的比例
正确答案D

(3).普查是指

A.对某人群系统追踪观察
B.对某人群中的大部分人进行调查
C.对研究所确定的调查范围内的全部观察对象进行的调查
D.以发现隐性感染为目的的调查
正确答案C

(4).对疾病时间分布周期性的正确解释是

A.疾病发生频率经过相当规律的时间间隔,呈规律变动
B.疾病发病率突然开高的现象
C.疾病发病率超过一般水平
D.疾病临床表现、发病率或死亡率在数年或数十年中的长期变动趋势
正确答案A

(5).与描述性研究不同,分析性研究的最重要特点是

A.设立对照组
B.未设立对照组
C.以群体为单位收集资料
D.以个体为单位收集资料
正确答案A

(6).将一种筛检乳腺癌的试验应用于经病理检查证实的乳腺癌患者400人和非乳腺癌400人,结果患癌组有100例阳性,未患癌组有50例阳性。则该试验的特异度为

A.100/400
B.350/400
C.100/150
D.100/300
正确答案B

(7).约登指数的取值范围为0-1,约登指数越接近1,则诊断技术的

A.真实性越高
B.可靠性越高
C.灵敏度越高
D.阳性预测值越高
正确答案A

(8).病例对照研究的研究对象分为

A.暴露组与非暴露组
B.试验组与非试验组
C.病例组与对照组
D.干预组与对照组
正确答案C

(9).病例对照研究种类按其目的可分为两类,即

A.描述性和检验性
B.观察性和实验性
C.前瞻性和回顾性
D.探索性和检验性
正确答案D

(10).归因危险度是

A.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之比
B.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之差
C.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之比
D.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之差
正确答案B

(11).一项关于吸烟与膀胱癌关系的前瞻性研究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为45/10万,不吸烟者发病率为22/10万,其相对危险度为

A.0.00022
B.0.00045
C.0.49
D.2.05
正确答案D

(12).流行病学实验中的“双盲法”是指

A.治疗组服用试验药物,对照组服用安慰剂
B.研究对象和研究者都不知道安慰剂的性质
C.研究对象和研究者都不知道药物的性质
D.研究对象和研究者都不知道试验分组情况
正确答案D

(13).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有关样本量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干预后效果越好,即事件发生率越低,所需样本量越大
B.要求的显著性水平越高,所需样本量越大
C.单個检验比双侧检验所需样本量大
D.研究对象分组数量越少,所需样本量越大
正确答案B

(14).流行病学中的偏倚是指

A.抽样误差
B.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逻辑误差.
正确答案B

(15).Lilinfield首先提出的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为

A.没有该因素存在,疾病就不可能发生
B.该因素能够使实验动物引发同样疾病
C.使人们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
D.每一例病人体内都可以发现的共同因素
正确答案C

(16).影响患病率降低的原因有哪些?

(1)病死率高;(2)新病例减少(发病率下降);(3)病例迁出;(4)健康者迁入(分母变大)。

(17).对疾病的人群、时间、地区分布进行综合描述的一种典型方法是什么?其用于病因探讨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典型方法:
移民流行病学是通过观察某种疾病在移民人群、移居国当地人群及原居住国人群的疾病发病率或死亡率差别,以探索该病发生与遗传和环境关系。它是利用移民人群研究疾病的分布,从而找出疾病原因的一种研究方法,是地区、人群、时间分布综合描述疾病的一个典型实例。
判断依据是:
(1)若环境因素是引起某病发病率或死亡率差别的主要原因,则移民人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将与原居地人群不同,而接近于移居地当地居民;
(2)若遗传因素是引起某病发病率或死亡率差别的主要原因,则移民人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不同于移居地当地居民,而与原居地人群无差异。

(18).反映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有哪些?简述其概念。

散发:是指某病的数量维持在某地人群中历年的一般发病水平,且病例在该地散在出现,病人间无相互关系。暴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流行:是指某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明显地超过当地的一般发病率水平。

(19).在队列研究中,选择对照组的原则是什么?常用的对照类型有哪几种?

原则是尽可能保证与暴露组的可比性,即除未暴露于所研究的因素外,其他各种影响因素或人群特征都尽可能与暴露组相同。常用的对照类型:内对照、外对照、一般人群对照、多重对照。

(20).流行病学实验基本特点有哪些?

(1)是前瞻性研究;(2)流行病学实验必须施加一种或多种干预处理;(3)研究对象是来自一个总体的抽样人群,并在分组时采取严格的随机分配原则;(4)必须有平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21).什么是暴发的流行曲线?流行曲线的分布特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暴发的流行曲线是以横坐标为时间、以纵坐标为病例数,把单位时间内发生的病例数标记在相应的位置上,可构成直方图或线图。流行曲线受病原体、传递方式、每传递一代的时间、暴露的类型和时间长短、潜伏期的长短、暴露易感者的人数等因素的影响。

(22).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的类型包括哪几种?请说明选择不同病例类型的优缺点。

病例的类型一般包括:(1)新发病例:优点为由于病人刚刚发病,对疾病危险因素的回忆比较认真,提供的信息较为准确可靠;缺点为对发病率低的疾病,短期内不易收集到足够的例数。(2)现患病例:优点为可得到的病例数较多,收集资料较容易;缺点为病例对暴露史的回忆极易受患病后改变了的环境条件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因而不易判断与疾病的时间关系。(3)死亡病例:由于是他人代为回忆,可靠性较差。

(23).早期胰腺癌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难以早期诊断,使许多患者失去了根治的机会。近年来一种检测肿瘤标志物的快速诊断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胰腺癌的诊断,且这种检测常较胰腺穿刺、胰胆管造影等传统的侵入性检测手段更易被患者接受。为评价这种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某医院选择了85 例经临床和病理确诊的胰腺癌患者和200名健康对照,分别检测其血清中的3种肿瘤标志物恶性肿瘤相关物质(TSGF)、糖类抗原242 (CA242)和糖类抗原19-9 (CA19-9)研究结果见题33表。

33表,单项试验与联合试验检测胰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

检测项目                          灵敏度(%)                        特异度(%)①TSGF                              91.8                             83.0 ②CA242                            82.4                             93.5③CA19-9                            87.1                             86.5①②串联                             81.2                            98.5①③串联                             84.7                            98.0②③                             80.0                            99.0

①②③串联                           77.6                            100.0试依据题33表结果,回答以下问题.(1) 3种单项试验比较,何种方法真实性最好?为什么?(2)与单项试验的检测结果比较,串联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如何改变?(3)对到医院就诊的可疑胰腺癌患者,应选择上述哪种检测方法为什么?(4)人群胰腺癌患病率约为10/10万,你认为用上述检测方法对社区人群进行胰腺癌筛查是否适宜?为什么? 

试依据题33表结果,回答以下问题. (1) 3种单项试验比较,何种方法真实性最好?为什么? (2)与单项试验的检测结果比较,串联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如何改变? (3)对到医院就诊的可疑胰腺癌患者,应选择上述哪种检测方法?为什么? (4)人群胰腺癌患病率约为10/10万,你认为用上述检测方法对社区人群进行胰腺癌筛查是否适宜?为什么?

(1)3 种单项试验比较,②CA242 检测的真实性最好,因为其约登指数最大。(2)串联试验的灵敏度下降,而特异度升高。(3)应选择①②③串联。由于到医院就诊者多为胰腺癌可疑病人,对这一特殊群体应以明确诊断为目的,尽量排除非病人,所以应选择特异度高的诊断方法,尽可能减少误诊,提高阳性预测值。(4)不适宜。尽管上述方法真实性较好,但人群中胰腺癌患病率只有10/10万,导致试验的阳性预测值很低,会产生大量假阳性。

(24).生态学研究是以______为观察单位的一种观察性研究,其主要缺陷表现为______。

群体;生态学谬误/“生态偏倚”

(25).混杂因子是既和______有联系,又和________有联系的因子。

研究的疾病;研究的暴露

(26).在队列研究中,若整个研究持续时间较长,期间观察人群人数产生了较大的变动,则不能以稳定的观察人群作为分母计算率,而需以_______为单位作为分母来计算率,这种率称为_______。

人时数;发病密度

(27)..病因三角模型的主要特点是在一个等边三角形上,病原物、______、______各占一角。

宿主 ;环境

(28).流行病学实验中评价治疗措施效果的主要指标有_______、______病死率、复发率和N年生存率等。

有效率 ;治愈率

(29).发病率

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30).分析性研究

是在描述性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疾病和健康状态与可能的致病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进行致病因素的筛选并形成和检验病因假说。

(31).整群抽样

指从要调查的总体中抽出部分群体,如城市的某些街道、学校的某些班级,然后对这些群体中的每个个体进行调查。

(32).报告偏倚

是指研究对象有意的夸大或缩小某些研究信息而导致的偏倚。

(33).社区试验

是以不同居民区的人群为单位进行实验分组的流行病学实验方法。用于评价预防、人群干预措施的效果。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微信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翰林刷题小程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20230611.cn/post/10015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