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翰林刷题小程序随堂练习 > 正文内容

【成人自考】【社会心理学(一)】【00266-js】高频考点(12)

(1).从众类型分为真从众、_______和不从众三类。

权宜从众

(2).人际关系的发展会经历单相识阶段、表面性接触阶段和_______三个阶段。

亲密阶段

(3).印象管理可分为获得性印象管理策略和_______。

保护性印象管理策略

(4).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_______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意向

(5).自我意志包括自我检査、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和_______。

自我调节

(6).自尊心和_______是自我体验的具体内容。

自信心

(7).根据自我意识定义中所涉及的三方面内容,自我意识可划分为生理(物质)自我、心理(精神)自我和_______。

社会自我

(8).道德社会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的_______、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

道德认知

(9).社会化涉及了_______和个体两个方面。

社会

(10).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可以把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划分为_______、群体社会心理和应用社会心理三个层面。

个体社会心理

(11).暴死愿望

暴死愿望指老年人用宗教的方法企求自己在将来某一时刻突然死去。P247

(12).性格

性格指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周围事物和对整个生活环境所抱有的一种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模式。P235

(13).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指个体自觉地以社会或群体的行为规范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个体根据自己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特定社会地位而表现出一套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模式。P222

(14).心理测量

心理测量是指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能力、人格及心理健康等心理特性和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P211

(15).共情

共情又称移情、同情、共感、投情、同理心等,指设身处地的意思。P202

(16).咨访关系

咨访关系指咨询员与来访者之间所发生的关系。P198

(17).个体的社会支持网络

个体的社会支持网络指那些持久的社会联系,把个体和建设性的资源联系起来,以达到有效的个人适应。P186

(18).模仿

模仿指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 自觉不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仿。P166

(19).间接暗示

间接暗示指把事物的意义间接地提供给受暗示者,使之迅速地、不加怀疑地接受。P165

(20).直接暗示

直接暗示指把事物的意义直接提供给受暗示的人,使之迅速地、不假思索地接受。P165

(21).暗示

暗示是指在无对抗条件下,用某种间接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为或接受一定的意见、思想。P163

(22).群众行为

群众行为是自发产生的,相对来说是没有组织的,甚至是不可预测的,它的发展趋势没有计划,依赖于参与者的相互刺激。P156

(23).权宜从众

权宜从众指个体迫于群体的压力,只是暂时在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P153

(24).真从众

真从众指不仅行为上与群体一致,内心的看法也认同于群体。P152

(25).从众

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不自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称为从众或叫社会遵从。P151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微信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翰林刷题小程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20230611.cn/post/10022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