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翰林刷题小程序真题 > 正文内容

【成人自考】【预防医学(二)(含流行病学)】【03200】2011年07月考试真题

(1).生态平衡是一种

A.绝对平衡
B.数量相等的平衡
C.动态平衡
D.质量相等的平衡
正确答案C

(2).环境污染物以气态与挥发性的形式进入机体,其排泄途径是

A.唾液
B.肺脏
C.肝脏
D.肾脏
正确答案B

(3).1984年12月,在印度博帕尔市发生剧毒液体泄漏,造成20余万人中毒,5万人双目失明,几千人当场死亡的印度“博帕尔事件”,其泄漏物质是

A.二氧化硫
B.异氰酸甲酯
C.溴氟烷烃类
D.氮氧化物
正确答案B

(4).生活饮用水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是

A.氯化消毒
B.臭氧消毒
C.紫外线消毒
D.高锰酸钾消毒
正确答案A

(5).目前在建筑材料与装饰材料中最引起人们关注的物质是

A.甲醇、氨和氡
B.甲醇、氡和铅
C.甲醇、其他VOCs和铅
D.甲醛、其他VOCs和氡
正确答案D

(6).个性主要包括

A.情绪、能力和气质
B.情绪、能力和性格
C.情绪、气质和性格
D.能力、气质和性格
正确答案D

(7).灵活、有朝气、善于适应环境变化、情绪体验不深的人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
B.抑郁质
C.黏液质
D.多血质
正确答案D

(8).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后,卫生监督机构采取的应急性卫生监督措施是

A.食品厂选址
B.食物生产环境卫生监督
C.食品原料质量监督
D.追回食物中毒可疑产品
正确答案D

(9).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是

A.短时间大剂量毒物
B.短时间小剂量毒物
C.长时间大剂量毒物
D.长时间小剂量毒物
正确答案A

(10).预防铅中毒的关键是

A.铅作业后,饭前应洗手
B.铅作业后,下班应淋浴
C.控制生产环境中铅浓度
D.控制生产环境中的温度
正确答案C

(11).诊断职业中毒的重要前提是

A.既往史
B.职业史
C.鉴别诊断
D.临床症状
正确答案B

(12).河豚鱼中毒潜伏期一般为

A.10min~3h
B.3h~4h
C.4h~5h
D.5h~6h
正确答案A

(13).依据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可以作为传染源的是

A.浴巾
B.肥皂
C.健康的狗
D.艾滋病的病人
正确答案D

(14).乙肝传播主要途径是

A.输血
B.运动
C.握手
D.拥抱
正确答案A

(15).糖尿病的第三级预防就是

A.健康人的预防
B.糖尿病病因的预防
C.糖尿病尚未发生并发症患者的预防
D.糖尿病发病前期的预防
正确答案C

(16).世界上最大的药物性医源性公害事件是

A.心脑肾综合症
B.水俣病
C.反应停事件
D.矽肺
正确答案C

(17).某种疾病的患者构成分别用轻度、中度和重度表示,该数据资料的类型是

A.定量变量资料
B.数值变量资料
C.等级变量资料
D.多分类变量资料
正确答案C

(18).常用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离散趋势的指标是

A.极差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
正确答案B

(19).抽样误差的表现形式为

A.测量个体数据之间的差异
B.测量个体数据和样本统计量的差异
C.测量个体数据和总体参数的差异
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差异
正确答案D

(20).预防的策略是从个体预防扩展到

A.群体预防与健康促进
B.社会预防与健康促进
C.群体预防与社会预防
D.群体预防与疾病预防
正确答案C

(21).多种污染物的联合作用表现为

A.相加作用
B.协同作用
C.加强作用
D.拮抗作用
E.独立作用
正确答案ABCDE

(22).碘缺乏病地区分布流行特征是

A.平原>山区
B.山区>平原
C.内地>沿海
D.农村>城市
E.沿海>内地
正确答案BCD

(23).食物中毒发病的共同特点是

A.潜伏期长
B.食源性
C.相似性
D.非传染性
E.爆发性
正确答案BCDE

(24).常见慢性病的共同特点是

A.常见病、多发病
B.发病隐匿、潜伏期长
C.多种因素共同致病
D.多种因素相互关联
E.增长速度快、呈年轻化
正确答案ABCDE

(25).心脑血管疾病的社会心理因素有

A.A型性格
B.食盐量大
C.精神紧张
D.急燥易怒
E.缺乏运动
正确答案ACD

(26).人际关系反映了人们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寻求满足自身_____的心理状态。

社会需要

(27).卫生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_____制定颁布的有关卫生方面的法律性文件。

常务委员会

(28).卫生部提出的法规草案经_____批准后,方可成为卫生法规。

国务院

(29).一期尘肺的诊断标准是总体密度1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至少达到_____个肺区。

达到2个

(30).职业性中暑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_____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为主的急性疾病。

水盐代谢

(31).营养性疾病的防治可以从_____和营养健康教育两方面进行。

膳食指导

(32).传染病经空气传播,主要传播方式包括飞沫、飞沫核和_____三种。

尘埃

(33).在正常用药的情况下出现的_____不属于药源性疾病。

副作用

(34).构成比是说明_____或分布指标。

比重

(35).正相关的相关系数应为_____。

相关系数为0≤r≤1

(36).二次污染物

排入在环境中的污染物发生各种反应而转化形成的与原来的污染物理化性状不同的新污染物。

(37).应激

人们面对困难与逆境而产生的压力和反应。

(38).地方病

指在特定区域内发生的地球化学性疾病和自然生物源性疾病的总和。

(39).骨质疏松症

是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观结构破坏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全身性骨骼疾病。

(40).适宜摄入量

是通过观察或实验研究获得的健康人群的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41).饮用水污染的健康危害有哪些?

(1)生物性污染的危害;
(2)化学性污染的危害;
(3)物理性污染的危害。

(42).如何评定食品营养价值?

(1)营养素的种类及含量;
(2)营养素的质量;
(3)营养质量指数。

(43).简述职业健康监护的基本内容。

(1)就业前健康检查;
(2)定期健康检查;
(3)应急性健康检查;
(4)离岗或转岗时的健康检查;
(5)职业环境卫生监测。

(44).病原携带者携带病原的种类有哪些?

(1)带菌者;
(2)带病毒者;
(3)带虫者。

(45).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1)计算相对数应有足够数量;
(2)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
(3)注意资料的可比性;
(4)对样本率比较要作假设检验。

(46).

img src="https://zikao179.com/upload/tp/0320020110746.png " >

img src="https://zikao179.com/upload/tp/0320020110746D.png " >

(47).试述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优点:
(1)按暴露因素分组随访,获得资料完整可靠,无回忆偏倚;
(2)因果时间顺序清楚;
(3)可直接计算发病率或死亡率,计算相对危险度;
(4)有助于了解疾病自然史;
(5)可同时研究一个因素与多个疾病的关系;
(6)样本量大,结果稳定。
缺点:
(1)费时、费力、费钱;
(2)不适于研究发病率很低的疾病;
(3)随访时间长,易产生失访偏倚;
(4)设计要求高,收集与分析资料复杂。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微信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翰林刷题小程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20230611.cn/post/10078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