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翰林刷题小程序真题 > 正文内容

【成人自考】【训诂学(北京)】【00819-bj】2014年10月考试真题

(1).《释名》属于   型训诂专书,《经籍纂诂》属于   型训诂专书。 

理论分析归纳  集合贮存

(2).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由今人所见《十三经注疏》中除《   》以外的十二经“ 音义” 和《   》、《庄子音义》共同组成。

《 孟子》   《老子音义 》

(3).《春秋经传集解》的作者是   代学者   。


(4).“许学”(《说文》学)所说的字义和训诂学所说的本义并不是一个概念,前者    后者  。

造意   实义

(5).考证工作所产生的训诂材料,早期是用二度注释,也就是以   或   的形式存在的。

笔记   杂记

(6).名词解释:笔意

笔意是指能够体现原始造字意图的字形。

(7).名词解释:转语声训

转语声训是解释同一个词的方俗或古今语转。

(8).名词解释:以形索义

以形索义的方法,是运用表意汉字的字形与它所记录的词汇相互适应的关系来推求本义的方法。

(9).名词解释:朱熹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经学训诂大家。他的注释著作有《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等。朱熹重视字词句本身的训诂,主张以训诂说经;同时它不排斥创新,寓创新于自己的注释中;他的注释简洁明了,可读性强。朱熹还能利用当时刚兴起的古文字学材料,开创出以出土文献证传世文献的训诂新方法。

(10).翻译:《五人墓碑记》: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然而,当五个人临刑的时候,神情慷慨自若,呼喊着中丞的名字骂他,谈笑着死去了。

(11).翻译:《左传·成公二年》: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

齐国的高固(齐大夫)徒步闯入晋军,举起石头掷人,擒获晋军的人登上他们的战车,把桑树根系在车上,作为战利品的标帜,以让齐营的众人都看见。

(12).《汉书·田蚡传》:蚡虽不任职,以王太后故亲幸,数言事,多效。

田蚡虽然没有官职,但因为王太后的缘故,受到皇上的宠信,多次参与讨论政事,建议大多见效。

(13).《孟子·梁惠王上》:“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注释:朝是朝见。”这条注释准确吗?为什么?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不准确。这里的“朝”其实是使动用法,意为“使……朝见”。这句话的意思是“(大王)想扩张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拜,君临中原、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

(14).从训释词与被训释词的关系看,义训包含哪几种情况?试举例论述说明。

就词语关系而言,义训主要有以下内容: 1.以今语释古语。 如:《周礼·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郑玄注:事酒,酌有事者之酒,其酒则今日之醳酒也。2.以通语释方言。 如:《方言》卷一:嫁、逝、徂、适、往也……逝,秦晋语也。徂,齐语也。适,宋鲁语也。往,凡语也。3.以共名释专名,以专名释共名。专名所指事物有特别的属性,如果要阐释这种特别属性,需要较详细的义界,而且有时需要进行辨析。用共名释专名,以上位概念释下位概念,现在看起来表面上似乎没有什么作用,但对于生疏的词,它起码给出一定的范围,避免与其他类概念混淆。专名是不等于共名的,以专名释共名必须根据具体的语意。 如《诗经》毛传:芩,草也。4.以基本词语释专门词语。语言中常用的、词汇底层是基本词语,也就是一般词语,专门、专科的词语属专门词。

(15).名词解释:《尔雅》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按事类编排的同训词典,大约在战国时期即已经开始辑录,经过较长时间的递相增益,汉初才完备。

(16).下列各项中作者为王引之的是(  )

A.《字诂》
B.《经传释词》
C.《文雅疏证》
D.《古韵辨》
正确答案B

(17).《诗经·唐风·葛生》:“葛生蒙楚,蔹蔓于野。”毛亨传:“葛生延而蒙楚,蔹生蔓于野。” 根据毛亨传,原文所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

A.连文
B.省文
C.互文
D.变文
正确答案C

(1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黄侃所训诂方式的是(  )

A.互训
B.义界
C.随文注释
D.推因
正确答案C

(19).在训诂中用来沟通词的相关含义和古今变化、相当于现代汉语“等于说”的训释用语是( )

A.犹
B.谓
C.曰
D.貌
正确答案A

(20).《荀子·非十二子》:“成名况乎诸侯。”王先谦《荀子集解》:“成与盛通。”注释用语“通” 说明的字际关系是( )

A.异体字
B.同源字
C.古今字​
D.通假字与本字
正确答案D

(21).提出“圣人制字,有义而后有音,有音而后有形,学者之考字,因音以得其义。治经莫重于得义,得义莫切于得音”的学者是( )

A.王念孙
B.段玉裁
C.戴震
D.王筠
正确答案B

(22).下列各项中,开创了辞书编纂“部首编排法”的著作是( )

A.《说文解字》
B.《玉篇》
C.《康熙字典》
D.《字汇》
正确答案A

(2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考证性质的著作是(  )

A.《十驾斋养新录》
B.《日知录》
C.《读书杂志》
D.《毛诗诂训传》
正确答案D

(24).《史记集解》的作者是( )

A.裴骃
B.张守节
C.司马迁
D.司马贞
正确答案A

(25).在训诂学史上,训诂学科理论的创建期是(  )

A.宋元明
B.魏晋隋唐
C.清代
D.近现代
正确答案D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微信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翰林刷题小程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20230611.cn/post/10082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