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翰林刷题小程序真题 > 正文内容

【成人自考】【中国文化概论】【00321】2010年01月考试真题

(1).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其形成的潮流是( )

A.文化现象
B.文化政策
C.文化产品
D.文化思潮
正确答案D

(2).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1400年-1900年是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即寒冷时期。著名学者竺可桢称这一时期为( )

A."纪传时期"
B."编年时期"
C."方志时期"
D."纪事本末时期"
正确答案C

(3).中国存在区域性的文化分布是( )

A.相对的
B.必然的
C.显性的
D.隐性的
正确答案B

(4).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一带经济作物大发展,粮食多仰仗两湖一带,故有( )

A."湖广熟,天下足"之说
B."广湖熟,天下足"之说
C."天下足,广湖熟"之说
D."熟广湖,天下足"之说
正确答案A

(5).文化带动中华民族的最初凝聚发生在( )

A.三皇时代
B.五帝时代
C.夏代
D.商代
正确答案B

(6).商朝的历史以盘庚迁殷为界,可分为( )

A.两期
B.三期
C.四期
D.五期
正确答案A

(7).据《商君书》及《管子》记载,早期"法"的精义是( )

A."尚公正"
B."尚公德"
C."尚公义"
D."尚公益"
正确答案C

(8).下列选项中属于南方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的是( )

A.栽培小麦
B.井渠双灌
C.栽培谷子
D.使用水车
正确答案D

(9).古代天子与后妃乘坐一种富丽堂皇的大马车,被称作( )

A.栈车
B.轿车
C.路
D.轩
正确答案C

(10).中国古代出现"四诊"诊断技术的朝代是( )

A.春秋
B.战国
C.秦代
D.汉代
正确答案D

(1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 )

A.鲁班
B.蔡伦
C.毕昇
D.伏羲
正确答案C

(12).下列选项中演变为宗法制度的是( )

A.母系家长制
B.父系家长制
C.禅让制
D.分封制
正确答案B

(13).秦汉时期,直接任免郡县长官的是( )

A.吏部
B.户部
C.丞相
D.皇帝
正确答案D

(14).中国制度文化中,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重大影响的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科举制
D.君主专制制度
正确答案C

(15).曹魏时期建立的选官制度是( )

A.分封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正确答案C

(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是( )

A.郑国子产《刑书》
B.魏国李悝《法经》
C.《秦律》
D.汉《九章律》
正确答案B

(17).下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辩证思维模式的是( )

A."上下与天地同流"
B."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C."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D."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正确答案C

(18).提出"中庸"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最高价值原则的人是( )

A.周公
B.孟子
C.孔子
D.朱熹
正确答案C

(19).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为( )

A.元始天尊
B.灵宝天尊
C.道德天尊
D.太上老君
正确答案D

(20).据《周礼》记载,周朝贵族子弟8岁入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

A.五礼
B.六艺
C.五射
D.六书
正确答案B

(21).儒家对教育所提出的最高目标是( )

A.在明明德
B.在亲民
C.在止于至善
D.平天下
正确答案C

(22).朝鲜仿照汉字创造的文字是( )

A.假名
B.谚文
C.字喃
D.汉字
正确答案B

(23).在言语形式方面主张言辞质朴的人是( )

A.老子
B.陆机
C.曹丕
D.葛洪
正确答案A

(24).佛教在中国得到发展的阶段是( )

A.东汉魏晋阶段
B.东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明清时期
正确答案B

(25).明清时期中国人民称西方为( )

A.欧洲
B.泰西
C.远西
D.西洋
正确答案B

(2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包括( )

A.农具
B.壁画
C.筷子
D.煤炭
E.水电
正确答案ACDE

(27).古代开发利用自然的主要失误是( )

A.土地的过当开垦
B.森木资源的过量开采
C.海水晒盐的布局欠当
D.草场天然资源利用超量
E.山石的过分开掘
正确答案AB

(28).隋朝尚书省除了吏部、户部、礼部之外,还包括( )

A.民部
B.刑部
C.乐部
D.工部
E.兵部
正确答案BDE

(29).在我国手工行业传说中,黄帝发明了( )

A.指南车
B.渔网
C.乐器
D.百鸟衣
E.七巧板
正确答案AC

(30).唐代的舞蹈可谓盛极一时,以下属唐代健舞的有( )

A.《胡腾》
B.《胡旋》
C.《柘枝》
D.《绿腰》
E.《兰陵王》
正确答案ABC

(31).文化内涵

答:(1)社会上的许多事物,都从属于某-领域,但是根据大文化的定义,只要它们是人类创造的,同时也都可以属于文化范畴;(2)这些事物对于文化学来说,主要关注它们人文性的一面;(3)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32)."三皇五帝"

答:(1)“三皇”人物极不确定,但他们的共同处都是文化发明者(2)“五帝”的人物则有相当的确定性。五帝的谱系是黄帝、颛顼、高辛、尧、舜。

(33).勤农观

答:(1)勤农观指确立以农为本的原则和制订-套劝勉农事的治国方略。(2)勤农观是和统治者具备农耕灌溉与农业历法等知识结构分不开的

(34).科举制

答:(1)科举制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上制度; (2)科举制度不仅造就了中国的官僚阶层,而且创造了中国特色的士人文化;(3)科举制度对传统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35).精神文化

答:(1)精神文化与物质生产活动所创造的物质文化有直接的关系,它包括精神生产活动及其造成的社会关系和精神财富;(2)中国古代的精神文化,意在发据中国传统思想的基本内涵。

(36).简述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

答:(1)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中的人群,必须依赖着自然提供给他们的条件,进行他们的文明建构,展开他们的文化历程。 (2)了解一个文化的总体特征,从地理环境方面进行观察是十分必要的。要注意的是,为了解文化所作的地理观察,必须是历史的,文化与地理互动的。(3)地理对人文的影响,也不是简单的人与物质自然的关系,其间还有复杂的中介内容。

(37).简述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

答:(1)农业的发生是人类历史划时代的大事,在世界为数不多的几个农业起源中心中,中国独有其二;(2)石器的磨制和钻孔,体现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3)陶器的制造是贯穿于新石器时代重要的手工业。

(38).简述造纸术发明及传播的历史。

答:(1)自公元6世纪起,造纸术开始向东南亚国家流传; (2)公元8世纪传到了中东阿拉伯国家,公元12世纪传入欧洲,但直到公元16世纪,欧洲人才普遍用纸;(3)纸的发明,对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9).简述中国古代整体思维的特征。

答:(1)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是一种重整体、重体悟、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2)整体思维,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做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索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3)中国古代整体思维是重体悟的、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

(40).简述中国人语言观念的内容。

答:(1)对语言这一文化事象的看法;(2)对语言交际能力的不断追求。

(41).论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

答:(1)秦汉以后君主专制制度日益成熟与完善,高度集中的专制王权,给传统中国社会打下了深刻的烙印。(2)在专制社会里,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形态与民众生活几乎很少不受到集权政治的影响,特别是在高度专制的明清时代,无孔不入的政治权力造成了传统文化的沉闷与单调。

(42).论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点。

答:(1) “知行合一”说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2)“ 知行合一”说,并不注重于建构理论体系,而强调身体力行,以便真切地认识并实践“天道”和“人道”。(3)“知行合-”要求人们既要认识“天道”、“人道”,又能在生活中实践“天道”、“人道”。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微信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翰林刷题小程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20230611.cn/post/10107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