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翰林刷题小程序真题 > 正文内容

【成人自考】【文学概论(一)】【00529】2008年10月考试真题

(1).20世纪提出文学文本四层面说的西方文论家是( )

A.艾布拉姆斯
B.艾略特
C.英加登
D.苏驯·朗格
正确答案C

(2).与自然科学相比,文学艺术关注的中心问题是( )

A.自然世界的奥秘
B.人的感受、情感、愿望和理想
C.客观世界的规律
D.作为一种自然而进入科学视野的人
正确答案B

(3).文学文本的文法层面的构成要素有( )

A.语法、逻辑、修辞
B.声调、语调、情调
C.词法、句法、篇法
D.字法、词法、句法
正确答案C

(4).当今文艺学对“文本”的一般理解是( )

A.以文为本
B.修改前的初稿
C.成为书本的文字
D.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
正确答案D

(5).汪曾祺说:“一篇小说,要有一个贯串全篇的节奏。”这是指小说注重( )

A.结构
B.声音美
C.格律
D.押韵
正确答案B

(6).在德国,最早提出“特征”概念的是( )

A.黑格尔
B.希尔特
C.歌德
D.席勒
正确答案B

(7).“意象”的源头可上溯到( )

A.《周易·系辞》
B.《庄子》
C.王充《论衡》
D.叶燮《原诗》
正确答案A

(8).明末清初评点《水浒传》的批评家是( )

A.毛宗岗
B.金圣叹
C.脂砚斋
D.张竹坡
正确答案B

(9).决定文本时间长度的条件是( )

A.故事时间的长短
B.叙述语言的长短
C.叙述节奏的快慢
D.叙述时距的变换
正确答案B

(10).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叫做( )

A.情节
B.情景
C.故事
D.场景
正确答案A

(11).西方传统上的“三分法”把文字作品分为( )

A.诗歌、小说利剧本
B.诗歌、小说和散文
C.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戏剧作品
D.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影视作品
正确答案C

(12).构成抒情作品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是( )

A.意与境浑
B.真情实感
C.客观真实
D.典型环境
正确答案B

(13).托尔斯泰认为,抒发情感就是( )

A.显露情感
B.投射情感
C.表现情感
D.传达情感
正确答案D

(14).作品中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的运动状况称为( )

A.情调
B.气势
C.氛围
D.韵味
正确答案B

(15).曹丕“文以气为主”的观点,关注的是风格要素中的( )

A.独特的言语形式
B.作家的创作个性
C.内容与形式
D.读者感受
正确答案B

(16).作家从事具体创作活动的目的叫做( )

A.创作冲动
B.创作动机
C.创作构思
D.创作经验
正确答案B

(17).以下不属于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是( )

A.生活材料的储备与选择
B.创作动机的发生
C.艺术构思过程
D.艺术传达、修改与润色
正确答案B

(18).“期待视野”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

A.康德
B.黑格尔
C.姚斯
D.理查兹
正确答案C

(19).最早出现的文学体裁是( )

A.诗歌
B.小说
C.散文
D.剧本
正确答案A

(20).西方第一个有系统的理论纲领和自觉的文学观念的文学思潮是( )

A.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正确答案B

(21).叙述标记的作用有( )

A.提示写作意图
B.显现人物形象特征
C.加快叙述节奏
D.变换叙述视角
E.显现叙述者声音
正确答案AB

(22).格雷马斯提出的叙事行动素范畴包括( )

A.主体对客体
B.送信者对受信者
C.助手对敌手
D.英雄对假英雄
E.主人公对反面角色
正确答案ABC

(23).抒情的一般原则包括( )

A.诚挚性原则
B.典型性原则
C.现实性原则
D.独特性原则
E.感染性原则
正确答案ADE

(24).抒情的修辞策略包括( )

A.意象
B.典型
C.隐喻
D.典故
E.悖论
正确答案ACDE

(25).对于读者而言,文学作品要成为有意义的接受客体,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 )

A.满足接受者的阅读要求
B.具有一定程度的可理解性
C.具有较高的伦理水平
D.具有丰富的政治内容
E.符合接受者的艺术趣味
正确答案ABE

(26).《罪与罚》中的主要人物有( )

A.马尔美拉多夫
B.拉斯柯尔尼科夫
C.斯维德里加依洛夫
D.卡拉马佐夫
E.拉夫列茨基
正确答案ABC

(27).再现与表现

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在西方,最古老的“模仿说”也就是再现说。表现说是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西方真正的表现说产生于l8-19世纪之交兴起的欧洲浪漫主义思潮中。教材P21、23。

(28).艺术传达

艺术传达是创作过程的最后阶段,是作家将构思成熟的艺术形象用某种人们普遍认可的艺术形式显现山来。教材P393。

(29).文学消费

文学消费是相对于文学生产、文学产品而言的,它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文化、审美与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一项活动。教材P400。

(30).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是什么?

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活动应包括作品、作家、世界和读者四个要素。艾布拉姆斯的贡献在于他把这四个要素按照他的理解联系起来。一切文学作品的源泉都是社会生活,这就是他所说的“世界”。生活要经过作家的艺术加工和改造,创造出具有意义的文本,这就是“作品”。而作品还要由“读者”来接受,才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因此,文学活动是以作品为中心所展开的活动,艾布拉姆斯关于文学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见解,对我们是有启发性的。教材P17、18。

(31).什么是文学语言组织?它有哪些特性?

l)文学语言组织的概念:是文学文本的最基本层次和直接现实,它是一种具有表现目的和个性特征的整体性语言构造。2)文学语言组织的特性:①文学语言组织是一种语言性构造:这里所谓语言性,是指文学文本是由语言这种符号构成的。文学语言组织不是照搬语言,每一部文学文本都有自身独特的语言性构造。②文学语言组织具有整体性:在文学文本中,各个语言要素总要相互协调,形成一个彼此连贯和有序的系统,而这个系统又相对完整,从而具有一种整体性。但整体性不是封闭的,而是动态的、开放的或相互作用的。③文学语言组织具有表现目的和个性特征:文学文本中的语言是服从于表现特定意义的,同时在实现表现目的的过程中,语言呈现出作家的独特个性。教材104——107。

(32).文学形象唤起的美感的常见形式有哪些?

文学形象唤起的美感的常见形式有以下四种情况:①直接给人以美的享受。②通过批判丑恶带来美的享受。③描绘弱者的屈辱丑陋以呼唤人性中的求美向善之心。④通过对社会人生本质上丑陋和荒谬的展示,表达人类失去美的痛苦和对美的渴望。教材P144、145。

(33).什么是抒情作品的韵律?

在抒情作品中,字音的有序结合和变化,可以构成和谐的音调,人们常把这种和谐的音调称为“韵律”。韵律在不同语言中的表现是不同的。在西方,韵律是一个统称,它可以分为“韵”和“律”两个部分。把同一个音或类似的音予以有规则的反复排列,称为韵:按照某种规律使语音的长短、高低、强弱予以重复变化,称为律。汉语的声调有平、上、去、入(古汉语)或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现代汉语)的不同搭配组成。教材P262。

(34).如何理解“风格是读者辨认出的一个格调”?

这是风格诸种理论中的第四种,从读者鉴赏的角度来理解风格。读者在长期的阅读中,对某些作家作品的风格心领神会,深有体悟,所以能举一反三,很快地辨认出来,并用几个字就可高度概括,一经流传,就成为某些作家的风格命名或风格描述。中国古代文论就特别强调对作家作品的鉴赏品评,认为作品风格是读者经反复玩味后辨认的一种格调。如人们常说的:“郊寒岛瘦”、“太白飘逸”、“杜甫沉郁”等等。教材P299。

(35).试述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内涵。

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审美的意识形态,其审美意识形态性的内涵包括:1.从性质上看,有集团倾向性又有人类共通性。2.从主体特征看,是认识又是情感。3.从目的功能看,是无功利性又是有功利性。(注:以上要点要分别展开论述。)教材P70——75。

(36).分析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的关系。

创作个性是形成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是潜在于作家内心的独特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艺术情趣、审美追求和文学才能等主观因素的综合。日常个性是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结构方面的独特性。创作个性不等于文学风格,也不等于作家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个性。二者的联系和区别在于:①(范围)日常个性人皆有之,而创作个性并非人皆有之,它是在创作实践中也只有通过实践才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②(关系)两者关系密切,创作个性以日常个性为基础,但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有些作家的日常个性与创作个性存在着差异。③(性质)日常个性是作家在世俗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习性,总为实用功利目的所困扰;创作个性是作家在精神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习性,具有审美的超功利性。④(成因)日常个性一部分来自于先天的遗传基因,一部分来自于后天生存环境中的习得;创作个性是在日常个性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总之:日常个性不能直接形成文学风格,必须通过审美创造的升华上升为创作个性,才可能在作品中形成独特的艺术风貌。教材P303——305。

(37).举例说明艺术构思的主要方式。

艺术构思的主要方式就是艺术概括与艺术变形。(分别阐述这两个概念。注意“艺术概括”里边又包括艺术综合和简化。举例说明。)教材P390——392。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微信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翰林刷题小程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20230611.cn/post/10115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