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翰林刷题小程序真题 > 正文内容

【成人自考】【组织行为学】【00152】2011年04月考试真题

(1).把个人作为社会的人而研究其心理过程的学科是( )

A.管理心理学
B.组织行为学
C.社会心理学
D.行为科学
正确答案C

(2).主要表现为多学科交叉性和多层次相交切性这两个方面特性的是( )

A.系统性
B.边缘性
C.层次性
D.立体性
正确答案B

(3).当测量的数值数列n为奇数时,其中位在( )

A.
B.
C.
D.
正确答案D

(4).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 )

A.能力
B.个性
C.气质
D.性格
正确答案D

(5).“信息就是资源”这是一种( )

A.个人价值观
B.集体价值观
C.政治价值观
D.国家价值观
正确答案B

(6).创造性行为产生的内在主观特征是( )

A.创造性能力
B.创造性思维
C.创造性性格
D.创造性气质
正确答案A

(7).组织内部的个人的工作职业或职务沿着职能部门或技术部门的两侧发展变动是职业生涯的( )

A.纵向变动
B.横向变动
C.向核心变动
D.斜向变动
正确答案B

(8).事业生涯成功的关键在于( )

A.事业生涯全面管理
B.事业生涯动态管理
C.事业生涯自我管理
D.事业生涯组织管理
正确答案C

(9).人们对在某个社会性单位中占有一个职位的人所期望的一系列行为模式是( )

A.角色
B.角色知觉
C.角色期待
D.心理契约
正确答案A

(10).关于从众行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情绪比较稳定的人容易从众
B.服从性和受暗示性弱的人容易从众
C.自信心强的人容易从众
D.人际关系比较好的人容易从众
正确答案D

(11).心理学家舒兹将基本的人际反应特质划分为( )

A.三种
B.四种
C.五种
D.六种
正确答案D

(12).影响个体对他人采取不同行为方式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个性特征
B.需要与动机
C.态度与情感
D.人生观
正确答案A

(13).区分冲突是功能正常还是失调的指标是群体的( )

A.竞争程度
B.合作程度
C.工作绩效
D.凝聚力
正确答案C

(14).知识经济条件下,组织与组织之间竞争取胜的决定性因素是( )

A.领导者的组织管理能力
B.领导者的有效创新能力
C.组织的整体创新能力
D.被领导者的有效创新能力
正确答案C

(15).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模型不包括以下哪种领导类型?( )

A.指令式领导
B.独断式领导
C.说服式领导
D.授权式领导
正确答案B

(16).决策程序中,真正的“决策”阶段是( )

A.拟定和评估备选方案阶段
B.选择和决定方案阶段
C.实验实证阶段
D.评估和选择方案阶段
正确答案B

(17).组织行为学中,把饥饿、口渴、睡眠、性欲等这类动机称为( )

A.原始动机
B.一般动机
C.习得动机
D.衍生性动机
正确答案A

(18).动机是人们评价周围事物和进行学习的基础,能指导人们作出相应选择,从而使行为朝向特定的方向和预期的目标。这体现了动机的( )

A.始发机能
B.沟通机能
C.选择和导向机能
D.强化机能
正确答案C

(19).在各类强化方式中,最常用而有效的方式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自然消退
D.惩罚
正确答案A

(20).当代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的代表人物斯金纳研究认为,人的行为可以分为两类,它们是( )

A.操作性行为与非操作性行为
B.操作性行为与学习性行为
C.操作性行为与答应性行为
D.学习性行为与答应性行为
正确答案C

(21).吉林羊毛衫厂的全员塑形法提出理想的职工形象包括“三有”,“三有”是指( )

A.有事业心、有进取精神、有耐力
B.有事业心、有进取精神、有干劲和毅力
C.有进取精神、有耐力、有韧性
D.有干劲和毅力、有责任心、有民主意识
正确答案B

(22).对组织成员的工作成绩给予公平报酬和奖励,增强其成就感和荣誉感,满足其自尊需求。这属于( )

A.保健激励
B.成就激励
C.责任激励
D.情感激励
正确答案B

(23).下列不属于现代组织结构形式的是( )

A.事业部制
B.立体组织制
C.矩阵制
D.职能制
正确答案D

(24).人们在组织变革的过程中,苟安现状,迷恋老的章程、秩序与习惯,表现为往往以各种借口反对变革,这是( )

A.依赖性心理
B.保守性心理
C.习惯性心理
D.求稳性心理
正确答案B

(25).组织文化的传统表现形式是( )

A.文字和标识
B.物质象征
C.仪式
D.实物形象和艺术造型
正确答案A

(26).创造性行为的特点包括( )

A.有效性
B.首创性
C.有用性
D.适应性
E.主动性
正确答案BCDE

(27).影响合作与竞争的因素有( )

A.个性特征
B.动机
C.信息沟通
D.群体规模
E.领导水平
正确答案ABC

(28).领导者决定着组织运行与发展的( )

A.方向
B.层次
C.高度
D.水平
E.深度
正确答案AD

(29).决策民主化的特征包括( )

A.决策观念的民主化
B.决策体制的合理化
C.决策方法的科学化
D.决策研究的公开化
E.决策的法制化
正确答案ABDE

(30).组织文化的特点包括( )

A.阶级性
B.民族性
C.整体性与个体性
D.历史连续性
E.创新性
正确答案ABCDE

(31).组织行为学

所谓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3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观察者以自己的眼、耳、鼻、舌和皮肤等感觉器官为工具,直接观察人们的行为,并通过对外在行为的分析去推测人们内在的心理状态。

(33).群体转移

群体转移是指讨论可选择的方案进行决策的过程,群体成员倾向于夸大自己最初的立场和观点,在某些情况下谨慎态度占上风,形成保守转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容易向冒险转移。

(34).事业生涯

所谓事业生涯,就是指一个人一生所连续地担负的工作职业和工作职务、职位及岗位的发展道路。

(35).组织行为科学化

组织结构科学化也就是组织行为合理化的过程,即组织按照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不断地调整完善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以提高其适应、生存、发展和决策的能力,并创造出更为和谐的组织环境和更高的社会效益的动态过程。

(36).简述如何根据个性差异实施有效的管理。

管理者了解职工的不同个性,并根据这些不同个性安排每个职工的工作岗位,安排合理的领导结构和采取不同管理方式方法,就能最充分地调动每个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能不断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 (1)知人善用 通过研究个性差异可以使各级领导者重视了解职工的不同个性,从而根据每个不同的个性安排相适应的工作,这样就可以做到 用其所长,避其所短,量才录用,发挥最好的效益。 (2)配备合理的领导结构 通过研究个性差异可以使各级领导班子的配备合理,除了要考虑安排合理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外,还要考虑安排合理的个性结构。 (3)选择有效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法 通过研究个性差异,可使各级领导考虑科技人员、工人、行政 干部等不同职业人员的个性特点。以及深入了解每一个人的不同个性与性格,从而采用相适应的领导与管理方式,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的成绩和效果。

(37).简述制约群体有效性的因素。

一、群体的外部环境条件 要理解工作群体的行为,就应把它们看作是大系统中的子系统。 1、组织战略 一个组织的整体战略,通常是由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制定的,它规定着组织的目标,以及组织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2、权力结构 每个组织都有其权力结构,规定谁向谁汇报工作,谁有权决策,把哪些决策权力授予个人或群体。 3、正式规范 组织通常会制定规则、程序、政策以及其他形式的规范来使员工的行为标准化。 4、组织资源 有些组织规模较大,而且利润丰厚,资源丰富。 5、人员甄选过程 工作群体的成员首先是这个群体所属的组织的成员。 6、绩效评估和奖酬体系 另一个影响每个员工的组织变量是组织的绩效评估和奖酬体系。 7、组织文化 每个组织都有其不成文的文化,这种组织文化规定着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行为是不可以接受的。 8、物理工作环境 我们认为由外部条件作用于群体的物理工作环境对群体行为有重要影响。 二、群体成员资源 一个群体可能达到的绩效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体成员个人给群体带来的资源。 1、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评价个体成员与工作有关的能力和智力水平来部分地预测群体的绩效。 2、性格特点 具有积极意义的性格特质对群体生产率、群体士气和群体凝聚力有积极的影响 三、群体结构 群体结构塑造群体成员的行为,使我们有可能解释和预测群体本身的绩效。群体结构变量主要包括: 1、正式领导 几乎每个工作群体都有一个正式领导。 2、群体规模 群体规模能够影响群体的整体行为,但其影响力取决于你所考察的变量。 3群体构成 大多数群体活动需要具备多种技术和知识,才能顺利进行。 四、群体任务

(38).简述集权型领导的主要特征。

集权型领导方式的主要特征包括: (1)独揽决策权。 领导者做决策,下属执行决策。组织决策权完全掌握在领导者个人手中,各种决定都由领导者单方作出,不征求、不吸收下属意见。 (2)单纯命令主义。 领导者认为没有必要与下属讨论执行命令的理由,也没有商量或讨价还价的余地。领导者发布指令,用命令的方式强制下属贯彻自己的指示。 (3)个人包办一切管理权。 领导者把管理权力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大事小事一起抓,忙于事务。

(39).简述动机产生的条件及其之间的关系。

一、动机产生的主要来源有: 1、内在条件需要 内在条件需要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程度。所缺乏的可以是个体内部维持生理作用的物质要素,也可以是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要素,个体缺乏这些东西的时候,身心便失去平衡而产生紧张状态,感到不舒服。 2、外在条件刺激 外在条件剌激是个体身外诱因,它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二、动机产生的条件之间的关系是: 1、外在条件一定时,个体对某一事物(目标)的动机强度与身体组织缺乏的程度直接相关。 2、内部条件一定时,则对事物(目标) 的动机强度随外部因素的强弱而定。

(40).简述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的区别。

(1)赫兹伯格称能够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这一类因素为激励因素; (2)称另一类促使人们产生不满意的因素为保健因素,此即工作满意感; (3)它们是彼此独立,且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行为。

(41).联系实际谈谈如何解决冲突与激发冲突。

一、解决冲突的技术包括: 1、问题解决:冲突双方直接会晤,通过坦率真诚的讨论来明确问题并解决问题。 2、目标升级:提出一个共同的目标,该目标不经冲突双方的协作努力是不可能达到的。 3、资源开发:如果冲突是由于资源缺乏造成的,那么对资源进行开发可以产生双贏解决办法。 4、回避:逃避或抑制冲突。 5、缓和:通过强调冲突双方的共同利益而减弱它们之间的差异性。 6、折衷:冲突双方各自放弃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7、官方命令:管理层运用正式权威解决冲突,然后向卷入冲突的各方传递它的希望。 8、改变人的因素:运用行为改变技术(如人际关系训练)改变造成冲突的态度和行为。 9、改变结构因素:通过工作再设计、工作调动、建立合作等方式改变正式的组织结构和冲突双方的相互作用模式。 二、激发冲突的技术包括: 1、运用沟通:利用模棱两可或具有威胁性的信息可以提高冲突水平。 2、引进外人:在群体中补充一些在背景、价值观、态度和管理风格方面均与当前群体成员不同的个体。 3、重新建构组织:调整工作群体,改变规章制度,提高相互依赖性,以及其他类似的结构变革以打破现状。 4、任命一名吹毛求疵者或任命一名批评家:他总是有意与组织中大多数人的观点不一致。

(42).试论组织文化理论的兴起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组织文化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组织管理科学,它的兴起标志着组织管理科学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组织文化理论的兴起不但标志着组织管理科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标志着组织行为科学理论的重要转变,是组织管理的一大趋势。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标志着组织行为的科学研究向更高、更深方向发展 组织文化理论关于“文化人”和“观念人”的假定使组织行为的研究转变到社会文化这一更深的层次。对于任何组织来说,组织 文化所体现的适合于本民族的优秀管理哲学和管理思想,其重要性并不低于法律和政策。组织管理的核心,即人际关系的协调只能在组织文化所倡导的合作、信任和奋进的条件下达到。组织文化是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组织管理的最高层次。 因此,组织文化理论不伹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突破和超越,也是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 (2)标志着对组织内部成员的个体研究向组织内部成员的整体研究转化 组织文化理论主要研究组织意识形态。因此,它追求的是一种组织的整体优势和组织成员的良好的集体感受。组织文化通过一种“文化优势”创造出约定俗成的群体规范和共同的价值观,在组织中形成一种无形压力并导致成员的从众行为,甚至比权威和命令的效力大得多;同时,组织文化理论还重视组织成员的整体感受,使组织中的人际关系纳入良性的情绪轨道。集体情绪和观念的和谐统一,可以调节群体行为,并为达到组织目标创造满意的组织氛围。 (3)标志着组织行为科学对个体认识的全面化和深刻化 传统管理理论把组织成员看做是同机器一样的“机器人”;行为科学则强调组织成员是生活在一定经济环境中的“社会人”。组织文化理论把组织中的个体看做是全面发展的自由的“文化人”和 “观念人”。从理论的深层结构来看,这比“经济人”和“社会人”的人性假设更为全面和深刻。它强调在现代组织中,由“契约”关系 所形成的雇佣关系还不足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组织行为实际需要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真正全面的信任和平等,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标志着组织形象的塑造向立体化、整体化发展 组织形象是社会大众和组织成员对组织整体的评价。它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组织文化所追求的正是内外结合的整体形象。以往,通常只有与外部形象有关的某些单项指标受到重视。在现代社会,任何组织都需要将外部形象与内部形象结合起来,即组织整体形象的塑造。而组织内部形象是其外部形象的基础。组织文化理论是塑造组织内部形象 的重要手段,内部形象是通过其理论指导,在组织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形成的。 (5)标志着组织管理成为一门真正的管理艺术 组织文化理论关于“文化人”和“观念人”的假设加深了对管理本质的认识,使组织管理从单纯依靠硬性的方法制度转变为软硬兼备的艺术技巧,即战略——文化结合的模式。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微信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翰林刷题小程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20230611.cn/post/10125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