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翰林刷题小程序真题 > 正文内容

【成人自考】【团体社会工作】【00279】2015年10月考试真题

(1).社会工作的主要工具是

A.机构
B.活动节目
C.工作者
D.团体
正确答案D

(2).1933年____的生活教育理论被引入到团体工作之中。

A.亚当斯
B.史道夫
C.杜威
D.科芒斯
正确答案C

(3).在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疗专家往往决定了团体工作的干预策略,这属于生态学中的 ___途径。

A.互动性
B.整体性
C.多样性
D.适应性
正确答案B

(4).通常() 对单性别团体更为有利。

A.治疗性团体
B.成长团体
C.任务性团体
D.成年人团体
正确答案A

(5).下列角色当中属于团体任务角色的是

A.鼓舞者
B.行动专家
C.支配者
D.讲故事者
正确答案B

(6).如果团体成员对团体的兴趣日趋低落,参与率持续降低,有成员退出并加入其他团体,这意味着这个团体已经处于团体____阶段

A.冲突
B.前期
C.维持
D.结束
正确答案D

(7).在 ( ) 模型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且使自我达到最好的知识状态。

A.目标规划
B.个人成长
C.任务中心
D.团体中心
正确答案B

(8).某早教辅导中心规定孕前培训参与者只能是准妈妈。这家早教辅导中心是

A.异质性团体
B.开放性团体
C.封闭性团体
D.同质性团体
正确答案D

(9).学者们研究发现,团体工作者有多种态度,但是,出现最早的是——,它是工作者与成 员良好关系的基础。

A.信任
B.同感
C.真诚
D.尊重
正确答案C

(10).在治疗团体中,角色扮演与示范是以一种非结构、开放式的方式进行,并允许成员具有 一定的自主性及学习角色扮演程序,这些程序不包括

A.行为的练习
B.雕塑
C.角色互换
D.知识的学习
正确答案D

(11).在团体态度方面,当冲突较多时解决冲突问题的策略是

A.培养共同的感觉,消除成见
B.明确勾结、排他的危害
C.强调团体间接利害冲突
D.增强团体界限意识
正确答案A

(12).下列选项当中不属于领导行为激励法的是

A.表率激励
B.关怀激励
C.目标激励
D.信任激励
正确答案C

(13).在下列诸种团体讨论会议中,() 是一种隐密性程度最高的团体会议形式。

A.对话
B.陪席讨论会
C.圆桌会议
D.自由讨论会
正确答案C

(14).由团体整体来改变团体的技术是

A.通过次级团体来改变团体
B.社区影响团体成员的归属感
C.由团体进行环境的改变
D.改变团体的情绪状态
正确答案D

(15).团体辅导的主要实施领域是

A.成人教育机构
B.青少年服务机构
C.医疗机构
D.教育机构
正确答案D

(16).团体对于团体成员的意义包括

A.学习社交技巧
B.培养责任感
C.增强自信
D.勇于自表
E.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正确答案ABCDE

(17).下列属于信息传递中的障碍的有

A.时机不当
B.语义隔阂
C.地位障碍
D.错觉
E.信息过量
正确答案AD

(18).团体活动设计的内容包括

A.具体活动的内容
B.总结与奖励
C.活动的强度分布
D.活动的参与者
E.活动的时间分配
正确答案ABCDE

(19).个人角色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个别需要,而给自己分派的角色,下列角色属于个人角色的有

A.导师
B.游客
C.妥协者
D.攻击者
E.导引者
正确答案BD

(20).被拒绝的孤独者是被团体成员所严厉拒绝的人。下列属于被拒绝的孤独者有

A.替罪羊
B.外来者
C.性格孤僻的人
D.违反团体规范的人
E.新来者
正确答案AD

(21).社会目标模型(名词解释)

社会目标模型起源于历史上团体工作发展初期,社区睦邻中心等团体工作模式,该模型并不基于单一的工作方法,较接近于社区发展中心的团体工作方法,尝试在团体工作中处理与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有关的问题。

(22).封闭型团体(名词解释)

所谓的封闭型团体,是指团体从开始到结束都是相同的成员在一起。

(23).结构性活动(名词解释)

我们把在保持活动目标一致前提下,每一个活动的组合程序原理中的不同活动称为结构性活动。

(24).角色知觉(名词解释)

所谓的角色知觉,是指人对于自己所处的特定的社会与组织中地位的知觉。

(25).实验法(名词解释)

所谓的实验法,它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选择一组研究对象,人为地改变与控制某些因素,然后观察其后果的一种方法。

(26).简述团体领导的主要方法。

(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2)团体领导者与成员相结合的方法;(3)抓住团体工作的重点;(4)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

(27).简述讨论性团体会议的形式。

(1)演讲讨论会;(2)公开讨论会;(3)自由讨论会;(4)陪席讨论会(或对话);(5)圆桌会议。

(28).简述改变环境的基本策略。

(1)由个别成员进行环境改变;(2)由个人或团体进行环境改变;(3)由团体进行的环境改变。

(29).简述团体社会工作的目标。

(1)个人层次的目标;(2)社区层次的目标;(3)社会层次的目标。

(30).简述个人能力与个人幸福的关系。

(1)个人的能力与个人的幸福具有很强的关联性;(2)个人的幸福是一种成功的适应状态;这种状态有三种层次:(3)负效应;(4)愉快的融人;(5)长期的满足。

(31).简述团体目标包括的内容。

(1)服务目标;(2)工作者的目标;(3)个人目标;(4)团体目标。

(32).简述人际互动的基本形态。

(1)当人们结合成一个团体,人与人的互动就开始产生;人与人的互动形态包括:(2)合作;(3)竞争;(4)冲突;(5)交换。

(33).简述加兰等人的五阶段模型。

(1)相互熟悉与亲近;(2)权力与控制;(3)亲密与凝聚;(4)差异与分辨;(5)分离与终止。

(34).试述社会工作团体的主要发展阶段。

(1)团体工作过程是依据团体发展的一般模式,加上社会工作的目标、价值、技巧与理论基础而发展出的一套可以运作的程序;它的主要发展阶段如下:(2)团体前期;(3)团体开始;(4)团体形成;(5)团体冲突;(6)团体维持;(7)团体结束。

(35).试分析团体工作者的态度是如何影响团体信任感的建立。

(1)同感、真诚、尊重被认为是团体工作者的基本态度,它们不仅可以促进团体工作的开展,而且可以促进成员的改变与成长;(2)团体信任感主要取决于团体工作者的态度和工作;(3)因此,要求团体工作者除了对团体成员的一般情况要了如指掌外,还要对案主的需求有敏锐的认知;(4)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价值观的差异常常导致被动、保守、互不信任乃至部分团体成员抗拒的主要原因;(5)因此,加强团体的信任除了工作者的榜样和示范外;(6)也可以用适当的方法在团体中公开讨论不同之处,以期达到团体的目标。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微信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翰林刷题小程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20230611.cn/post/10131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