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翰林刷题小程序随堂练习 > 正文内容

【成人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00264】高频考点(6)

(1).在以礼治国思想的指导下,子产提出五项“国之大节”,除了“听其政”之外,还包括( )

A.畏君之威
B.尊其贵
C.事其长 
D.养其亲
正确答案ABCD

(2).管仲把( )视为“国之四维”

A.礼
B.义
C.廉 
D.耻
正确答案ABCD

(3).明德慎罚”中“慎罚”的主要内容有( )

A.针对不同的罪犯区别对待
B.反对株连,主张罪止一身
C.反对乱罚无罪,杀无辜  
D.刑罚适中
正确答案ABCD

(4).商王专门豢养了一批向上帝请示的人,叫做( )

A.卜 
B.巫
C.祝
D.士
正确答案ABC

(5).周公制礼的基本原则是

A.亲亲 
B.仁
C.尊尊 
D.爱
正确答案AC

(6).法家提出的执法主张是( )

A.明法
B.任法
C.壹法
D.从法
正确答案ABCD

(7).法家针对“礼治”中的“人治”,提出( )

A.任法而不任贤
B.治国的关键是法
C.贤君无好法就治理不好国家
D.庸君有好法就能治理好国家
正确答案ABCD

(8).慎到讲的“公”和“私”分别指( )

A.公指正直或者公有
B.私指利己或者私有
C.公指人们共同遵守的原则或者规范
D.私指破坏法令的行为
正确答案CD

(9).慎到的主张包括( )

A.提倡尊君,反对专制
B.主张“法治”,反对酷刑
C.主张重“势”,反对“擅断”
D.主张“无为而治”,反对尚贤任智
正确答案ABCD

(10).韩非将法定义成“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也。”这个定义包含的含义有

A.法为百姓而制定
B.法具有国家强制力
C.法必须公开颁布
D.法是成文的
正确答案ABCD

(11).秦始皇的“事统上法”,法令由一统思想的具体表现是

A.在全国范围内确立郡县制度
B.废除世卿世袭的官吏制度
C.制定统一法令,颁布全国 
D.统一度、量、衡和语言文字
正确答案ABCD

(12).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

A.皇权至上,法自君出 
B.应经合义,礼法融合
C.“三纲”是封建立法的根本原则
D.德主刑辅,先教后刑
正确答案ABCD

(13).先秦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 )

A.管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E.董仲舒
正确答案BCD

(14).耶律楚材主张以儒臣治国。为了提高儒学的地位,他采取了如下措施()

A.提倡尊孔
B.考试取士
C.整理、宣讲儒家经典
D.偏任武夫
E.训练军队
正确答案ABC

(15).清政府成立修订法律馆后,任命()为修订法律大臣,着手全面修订现行律例和制定新法律。

A.沈家本
B.张之洞
C.刘廷琛
D.伍庭芳
E.杨度
正确答案AD

(16).西周宗法等级制度包括()

A.嫡长继承制
B.分封制
C.世卿世禄制
D.礼制
E.君主制
正确答案ABCD

(1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法律思潮有()

A.律学思想
B.玄学的法哲学思潮
C.神权法思想
D.少数民族在政治改革中学习和制定汉法的法律思潮
E.程朱理学
正确答案ABD

(18).刘颂认为恢复肉刑的好处有()

A.止奸绝本
B.以法治国
C.保存劳动力
D.纲举网疏
E.有利稳定
正确答案AC

(19).黄宗羲认为“一家之法”的弊端和危害是()

A.法令繁密
B.有法不依
C.压抑贤才
D.狱吏残害人民
E.阻碍生产
正确答案ABCD

(20).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人物有()

A.龚自珍
B.林则徐
C.张之洞
D.曾国藩
E.魏源
正确答案ABE

(21).简述商鞅的法律起源论。

答:商鞅提出“定法”、“立禁”的法律起源论。商鞅首次将法律起源问题与确认土地问题、货财的所有权联系起来。商鞅法的起源论,以进化历史观为根据,社会经过上中下三世,下世圣人制定各种制度(法律产生的具体过程为:定分、立禁、、立官、立君)

(22).简述王夫之“趋时更新”的法律时变观念。

答:王夫之“趋时更新”的变法主张:1.王夫之认为法律趋时更新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2.王夫之通过对“圣法不可变”的正统论的否定,以论证法律的趋时更新。3.王夫之揭示出“有定理而无定法”的规律,深刻讨论了改革旧法的必要和法律“超时更新”的前景。

(23).简述孙中山的权能分治学说。

答:孙中山提出把国家权力分为“政权”和“治权”。“政权”指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治权”指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国。他认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应把“政权”交给人民管理,但又认为人民没有能力管理国家,应由有能力的人来组成政府,治理国家事务。

(24).简述荀子的重法论。

答:荀子在“隆礼”的同时,也强调重法,其根据还是“性恶论”。在先秦儒家中,荀子是较重视法的,他对法作了多方面的论述。(1)法以礼为本。荀子生当乱世,认识到以法治国的重要,但他认为法必须以礼为本。(2)论法的作用。荀子重视法的作用,强调统治者必须运用法律来赏功罚罪。(3)先礼后法。荀子在强调法律作用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儒家重礼义教化的传统。只有先礼后法,先教后诛,才能使“民归之于流水”,得到人民的支持。(4)罚当其罪。荀子主张,执法要公平,刑罚要相称,“公平者,听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

(25).简述黄宗羲“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思想。

答:黄宗羲总结了前代关于“人治”与“法治”的争论,打破了正统儒学的“人治”传统,站在新的立场上给予“法治”以新的解释。他的“治法”,是指与“一家之法”对立的“天下之法”,即代表天下人民利益的平等的法律。黄宗羲的“法治”论,不仅要求君臣上下遵守法律,更重要的是强调法律的目的在于“天下之人”和法律的平等。正因为“天下之法”主张人人平等,所以每个人都必须恪守法制,任何人也没有凌驾于法制之上的特权。显然,这种“法治”观点,已经超出了讨论法律作用的范围,深入到了法律本质的领域,具有近代资产阶级“法治”理论的特征。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微信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翰林刷题小程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20230611.cn/post/10149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