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翰林刷题小程序真题 > 正文内容

【教师考试】【教师招聘 (小学)】2021年《教育心理学(小学)》标准预测试卷七考试真题

(1).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潘菽
D.廖世承
正确答案D

(2).由个体的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
B.需要学习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
D.隐蔽性学习动机
正确答案C

(3).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认知领域的最高级目标是()

A.运用
B.分析
C.综合
D.评价
正确答案D

(4).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

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B.对活动的影响
C.对记忆的促进
D.对智力的影响
正确答案A

(5).奥苏贝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正确答案C

(6).根据学习的层次,比概念学习低一层的学习是()

A.信号学习
B.规则学习
C.辨别学习
D.言语学习
正确答案C

(7).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

A.严重惧怕
B.原因不明地惧怕
C.非理性惧怕
D.持久性地惧怕
正确答案C

(8).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分别是()

A.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B.学习行为和操作行为
C.刺激行为和反应行为
D.操作性行为和反应性行为
正确答案A

(9).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A.自我意识
B.自我认知
C.性格特征
D.能力
正确答案A

(10).如果迁移产生的效果是积极的,这种迁移则是()

A.正迁移
B.顺向迁移
C.特殊迁移
D.知识迁移
正确答案A

(11).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声音要求洪亮,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正确答案A

(12).人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按照合理的完善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智力活动方式称为()

A.创造技能
B.绘画技能
C.操作技能
D.心智技能
正确答案D

(13).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们以()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动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A.被动合作学习
B.自觉合作学习
C.主动学习
D.主动合作学习
正确答案D

(14).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

A.自然观察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两难故事法
D.对偶故事法
正确答案C

(15).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
D.有意义学习
正确答案A

(16).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同时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表明儿童认知水平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正确答案C

(17).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A.社会自我
B.心理自我
C.生理自我
D.精神自我
正确答案B

(18).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

A.奥苏贝尔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
正确答案B

(19).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正确答案D

(20).布鲁纳的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是()

A.转化
B.获得
C.评价
D.同化
正确答案C

(21).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

A.知识学习
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
D.技能学习
E.行为规范学习
正确答案ADE

(22).具有高创造性个体的人格特征有()

A.独立性
B.自信
C.对复杂问题感兴趣
D.冒险精神
E.易怒
正确答案ABCD

(23).根据需要的不同性质,可以将动机分为()

A.内在动机
B.外在动机
C.生理性动机
D.社会性动机
E.主导动机
正确答案CD

(24).一般来讲,成就动机水平较高者具有的特征有()

A.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
B.具有坚定信念
C.能够正确归因
D.计较个人得失
E.不打无把握的仗
正确答案ABC

(25).描述性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

A.观察法
B.归纳法
C.调查法
D.演绎法
E.分析法
正确答案AC

(26).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

A.道德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
E.主观性原则
正确答案ABCD

(27).学习动机的主要功能有()

A.激发功能
B.定向功能
C.练习功能
D.强化功能
E.调节与维持功能
正确答案ABD

(28).掌握了汉语拼音字母“a、b”,再学习英语字母“a、b”的书写,将出现()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E.纵向迁移
正确答案BC

(29).教师角色定位的一般认识有()

A.学生的楷模
B.父母的代理人
C.知识的传播者
D.学习的促进者
E.学生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
正确答案ABCE

(30).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客观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是()

A.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
B.教师职业的经济地位
C.学生对教师职业的态度
D.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态度
E.教师专业的政治地位
正确答案ABD

(31).根据注意的产生和保持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三种类型。

有意后注意,

(32).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有时会出现进步暂时{}现象,称之为高原现象。

停顿,

(33).学习汉语拼音后会对学习英语产生影响,这属于学习的{}。

顺向负迁移,

(34).教学目标有以下三个层次:课程目标、学科目标和{}。

课堂教学目标,

(35).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教学行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课时计划、课堂教学过程和{}三个方面。

课后评价,

(36).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最有影响的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和布鲁纳的{},这两者都重视所学内容结构的重要性。

发现学习论,

(37).根据思维所凭借的对象将思维划分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动作思维,

(38).模仿是在{}的基础上进行的。

定向,

(39).一般认为,品德主要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几种心理成分。

道德意志,

(40).广义的知识包括两大类:一类为陈述性知识,它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另一类为{},它回答“怎么办”的问题。

程序性知识,

(41).变量

变量:指在量上或质上可以有变异因素或特征。

(42).元认知监控

元认知监控: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进行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积极进行监控,并相应地进行调节,以达到预定目的。

(43).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

(44).个性差异

个性差异: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

(45).心理调适

心理调适:就是在冲突中减轻压力,保持正常反映状态的心理过程。

(46).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1) 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强学习效果好;(2)学习材料的难度不同,学生的个性不同,两者的关系不同;(3)学习效果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47).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1)情绪稳定、乐观;(2)人际关系和谐;(3)人格完整;(4)正确的自我观;(5)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6)行为合理。

(48).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在: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和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9).简述技能的含义及其特点。

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技能的特点有: (1)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 (3)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50).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习迁移。

教学方法是获得学习迁移的主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积极主动地促进学习的正向迁移。具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教材内容体系的确定要兼顾科学知识本身的性质、特点、逻辑系统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状况及年龄特征,还要考虑教学时数和教法上的要求,以保证教材的系统性和教学的循序渐进性。 (2)从教材的呈现程序方面促进迁移。为促进学习迁移,教材在体系组织上应体现的要求是:①从一般到个别,不断分化;②融会贯通,促进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③教材组织系列化,确保从已知到未知。 (3)改进教学方法促进迁移。①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②加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③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

(51).联系实际,谈谈认知差异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而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 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1)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微信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翰林刷题小程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20230611.cn/post/9787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