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自考】【学前儿童体育】【00392】2013年04月考试真题
(1).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是( )
A.体育游戏正确答案A
B.家务劳动
C.体力劳动
D.卫生保健
(2).练习立定跳远,适合的年龄段是
A.1岁~3岁正确答案C
B.小班
C.中班
D.大班
(3).“双脚连续向前跳”活动的主要锻炼价值在于发展幼儿的( )
A.弹跳能力正确答案D
B.视觉运动能力
C.下肢爆发力
D.肌肉耐力和协调能力
(4).属于轻器械操的是
A.哑铃操正确答案A
B.武术操
C.韵律操
D.拍手操
(5).大班徒手操每套一般是
A.5~6节,每节呼号四四拍正确答案D
B.5~6节,每节呼号二八拍
C.6~8节,每节呼号四四拍
D.6~8节,每节呼号二八拍
(6).“绕障碍跑”活动的主要锻炼价值在于发展幼儿的
A.心肺功能正确答案D
B.肌肉力量
C.耐力素质
D.灵敏性
(7).“塑料小球池”运动器械属于( )
A.摆动类正确答案C
B.颠簸类
C.钻爬类
D.弹跳类
(8). 反映体育课中合理运用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之比的指标叫做
A.运动负荷正确答案C
B.测定密度
C.一般密度
D.练习密度
(9).儿童活动前的心率与活动后的心率之差最好在
A.20次/分~30次/分正确答案D
B.30次/分~40次/分
C.40次/分~50次/分
D.50次/分~60次/分
(10).适宜幼儿园开展的体育活动的
A.长跑正确答案C
B.拔河
C.慢跑
D.悬垂
(11).最能反映学前儿童身体宽度和厚度的指标是( )
A.体重正确答案B
B.胸围
C.身高
D.头围
(12).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有利于消除儿童身体疲劳、使儿童身体得到放松的活动内容处于( )
A.准备阶段正确答案D
B.上升阶段
C.平稳阶段
D.下降阶段
(13).短途徒步行走活动主要发展学前儿童的素质是( )
A.速度素质正确答案B
B.耐力素质
C.柔韧素质
D.力量素质
(14).带有竞赛成分的体育游戏活动的组织形式属于( )
A.不分组集体活动正确答案B
B.分组活动游戏
C.过渡形式的游戏
D.个人体育游戏
(15).计算儿童基本体型状况的公式正确的是( )
A.身高体重指数=身高/体重*100正确答案C
B.身高胸围指数=身高/胸围*100
C.头围胸围比值=头围/胸围
D.上身长下身长比值=下身长/上身长
(16).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与学校体育活动的一个很大区别在于不教授专项 和技术动作。
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与学校体育活动的一个很大区别在于不教授专项运动和技术动作。
(17).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中应遵循的规律主要有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人体 活动变化规律和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
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中应遵循的规律主要有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和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
(18).构成体育活动教学方法的因素有三个方面:语言、 场地器材设施等。
构成体育活动教学方法的因素有三个方面:语言、身体练习、场地器材设施等。
(19).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运动负荷特点是 较小、密度较大、时间较短、急缓结合、动静交替。
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运动负荷特点是强度较小、密度较大、时间较短、急缓结合、动静交替。
(20).队形练习是在 基础上做各种队形和图形的变化。
队形练习是在队列基础上做各种队形和图形的变化。
(21).游戏任务在体育游戏开展中具有 作用。
游戏任务在体育游戏开展中具有定向作用。
(22).幼儿运动器械可分为固定性运动器械和 运动器械。
幼儿运动器械可分为固定性运动器械和中、小型移动性运动器械。
(23).学前儿童体育课通常采用" ——基本——结束”课的结构。
学前儿童体育课通常采用"开始——基本——结束”课的结构。
(24).体质是人体的 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体质是人体的质量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25).在练习攀登、钻爬的过程中,成人要对儿童进行 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在练习攀登、钻爬的过程中,成人要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6).名词解释:示范法
示范法是教师运用具体的动作和活动方式为范例,使儿童了解所要学的动作形象、结构和完成的顺序所接受教育的一种方法。
(27).名词解释:运动质量
运动的质量是指在身体运动时,其动作是否符合目标的要求,是否做到位。
(28).名词解释:血压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一般指体循环中动脉血压。
(29).简述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任务。
(1)积极全面锻炼,增强儿童体质 (2)发展基本动作和掌握基本动作的初步技能,发展身体素质,使儿童的动作灵敏、协调。 (3)培养儿童机智、勇敢、遵守纪律等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及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30).名词解释: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结构
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结构是由游戏的任务、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条件、情节、规则、结果等成分所构成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1).简述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中运用讲解法应注意的问题。
(1)讲解的内容要符合儿童的经验水平和理解的能力,所用语言应是熟悉的能听懂的;同时,还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2)讲解时语言要形象、生动、有感染力和鼓动性。 (3)讲解要有启发性。教师可以适当结合提问方式,以启发儿童积极地思考,并能随时了解儿童对学习内容理解的程度。 (4)讲解要掌握好时机,并注意讲解时站的位置。 (5)讲解要与示范相结合或讲解要与身体练习相结合,这是体育活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32).简述体育课进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1)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方法运用的好坏关系到课的成功与失败。 (2)控制课的运动量。 (3)注意儿童动作的质量 (4)培养儿童有良好的行为品质 (5)照顾个别儿童 (6)在领导体育课时,教师要有饱满、热情的情绪,要以身作则。
(33).简述判别体质强弱的五大范畴。
(1)身体形态和结构的发育水平 (2)生理功能水平。 (3)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水平。 (4)心理发育水平。即身体感知能力、个性、意志等。 (5)适应能力。
(34).试述教小班幼儿学习模仿操应注意的问题。
(1)动作形象化,常常与儿歌相配合,学前儿童容易理解、容易记忆; (2)对动作准确性的要求不高,只要模仿得像即可,所以他们较容易学会和掌握; (3)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自由活泼,可以自由发挥,深受儿童的喜爱(4)选编的模仿操内容是儿童喜欢的、熟悉的,并要有锻炼价值的动作(5)选编的操节顺序与徒手操的操节大致相同,有时也可以根据其特点增加一些动作(6)选用音乐、儿歌的曲调要轻快活泼,优美动听,节奏鲜明,歌词要生动形象
(35).试述体育游戏的作用。
(1)对增进儿童身心的健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对发展儿童的基本动作有一定的作用 (3)对丰富儿童基本常识和促进智力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4)对培养儿童优良品德和活波开朗的性格具有良好的作用 (5)对培养儿童感受美的能力和表现美的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36).名词解释:跳跃
跳跃是全身各器官密切配合,由两脚蹬地、腾空和落地的三个阶段组合的非周期型动作。
(37).案例:冬天到了,某幼儿园老师在组织晨间小型多样器械锻炼前,增加了幼儿长跑活动。幼儿先在活动室里排成一队,在教师的带领下出了活动室就沿着楼房周围的走道跑起来,老师在前领跑,孩子们很开心,在后面边跑边追,不时打打闹闹,说说笑笑,甚至跌跌撞撞,有的幼儿掉队了,老师不断鼓励幼儿坚持跑3圈。5分钟后,有些幼儿跑完后不断咳嗽,有些很累,但大多数幼儿的身体都出汗了,老师很高兴,认为这样的锻炼在冬天很合适。 据此案例,分析学前儿童跑步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1)合理地安排活动童 (2)关注形成跑步的正确姿势 (3)跑步练习时要注意安全教育 (4)指导儿童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
(38).简述提高儿童身体素质应注意的问题。
(1)必须与增强儿童体质、增进儿童健康紧密相联系,避免对身体有任何伤害的运动 (2)必须考虑到儿童身体素质的特点,避免运动员化、成人化或小学化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微信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翰林刷题小程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