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自考】【中国文化概论】【00321】高频考点(28)
(1).隋唐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是
A.太师、太傅、太保正确答案B
B.尚书、中书、门下
C.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D.太尉、太常、太仆
(2).“杯酒释兵权”的典故发生在
A.唐代正确答案B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3).我国先民发明观察星象物候的方法是在
A.夏代正确答案A
B.商代
C.秦代
D.汉代
(4).北方的贸易场所称作
A.市正确答案B
B.集
C.庙市
D.墟
(5).我国古代,寺庙建筑在选址时所取的朝向是
A.正东正确答案B
B.正南
C.东南
D.西南
(6).指南针被用于航海贸易是在
A.明清时期正确答案D
B.西汉时期
C.唐朝末年
D.北宋末年
(7).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隶属于
A.中书省正确答案B
B.尚书省
C.门下省
D.皇帝直接管理
(8).科举制的成熟时期是
A.唐宋时期正确答案A
B.明清时期
C.隋唐时期
D.魏晋时期
(9).《礼记.曲礼》说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这反映了古代 丧葬礼仪的
A.规范性正确答案C
B.调和性
C.等差性
D.延续性
(10).社稷祭祀属于
A.天神祭祀正确答案B
B.地神祭祀
C.人神祭祀
D.星辰祭祀
(11).“五斗米道”的创始人是
A.葛洪正确答案B
B.张道陵
C.寇谦之
D.丘处机
(12).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方面,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董仲舒,列为众德之首的是
A.孝正确答案B
B.仁
C.义
D.礼
(13).董仲舒说:“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別;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这说明,他认为教育应
A.因材施教正确答案C
B.学思结合
C.德育和智育并重
D.教学相长
(14).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过渡到了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的标志是
A.骚体诗的出现正确答案A
B.《诗经》的出现
C.赋的出现
D.乐府诗的出现
(15).中国古典舞蹈的发展基本上达到顶峰是在
A.南北朝正确答案B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反映的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观念是
A.“尊崇自然”正确答案A
B.“尚意追求”
C.“诗言志”
D.“中和之美”
(17).现今世界上最古老、最有严密系统的表意文字是
A.古埃及文字正确答案B
B.汉字
C.楔形文字
D.苏美尔文字
(18).唐代以后,通行的文字是
A.大篆正确答案D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19).现代新儒学的鼎盛时期是
A.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正确答案B
B.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C.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D.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20).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
A.生产工具正确答案D
B.生活器具
C.运输工具
D.典籍
(21).钟敬文提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分为三种干流”,即上层文化、中层文化、下层文化。 又将中下层文化归纳为
A.民俗文化正确答案A
B.市民文化
C.宫廷文化
D.民间文化
(22).有“表里山河”之称的地带是
A.成都平原地带正确答案D
B.华北平原地带
C.江汉平原地帯
D.黄土高原地帯
(23).《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的作者是
A.高士奇正确答案D
B.钱学森
C.茅以升
D.竺可桢
(24).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是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
A.从东南向西北逐渐移动正确答案C
B.从南到北逐渐移动
C.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
D.从东到西逐渐移动
(25).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一带经济作物大发展,粮食多仰仗两湖ー带,故有
A.“湖广熟,天下足”之说正确答案A
B.“苏湖熟,天下足”之说
C.“江淮熟,天下足”之说
D.“中原熟,天下足”之说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微信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翰林刷题小程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