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商行主观题库 > 正文内容

"1984年,Continental Illinois Bank银行在全美排行第七,是一家规模庞大的全球银行。由于有传言说由于其

"1984年,Continental Illinois Bank银行在全美排行第七,是一家规模庞大的全球银行。由于有传言说由于其接收了已于1982年倒闭的Penn Square Bank的贷款,面临严重的信用风险,正在走向破产。到1984年4月,该行不良贷款已经上升到了23亿美元。不仅如此,由于该银行主要通过市场上的短期大额存款来筹措资金来源,使其面临着更大的危机:这些短期大额存款到期以后并没有续存,而那些海外的存款客户出于对传言的担心也纷纷转移资金。随着该行向另外16家银行组成的联盟求救失败,其国内的存款客户也开始提取存款。出于对该银行危机可能传播到其他银行的担心,美国监管机构承担了Continental Illinois Bank银行35亿美元的债务。
问题:
1请分析以上案例发生的原因。
2根据以上案例,分析需要对银行进行监管的理由和目标。
""

1原因:当一个银行无法偿还其负债时,挤兑就会发生。有时候,即使银行并非没有能力履行其债务并偿还客户存款,而仅仅出于部分客户的一种担心,也会导致挤兑的发生。由于银行没有后续的存款来源,无法继续为贷款提供融资支持,从而将不得不提前赎回贷款。
2以上案例反映出政府实施银行监管是为纠正金融市场垄断性、外部性、传染性、脆弱性和信息不完备性等引起的市场失灵问题而做出的制度安排,理论上有两个视角:一种是基于银行系统的宏观视角,主要着眼于银行系统本身的重要性及其外部性效应。另一种则是基于银行合约参与者——存款人的微观视角,主要着眼于保护一般存款人及金融产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微信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翰林刷题小程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20230611.cn/post/18589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