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翰林刷题小程序真题 > 正文内容

【成人自考】【卫生统计学】【02867】2019年10月考试真题

(1).对接种流感疫苗的1200名儿童,测定其抗体滴度为:1/4、1/8、1/16、132.... 欲描述该指标的集中趋势,宜采用

A.算数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众数
正确答案B

(2).欲了解某地成年男性血红蛋白平均水平(g/L),某研究者收集检测了该地1000名正常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含量,则该资料的类型为

A.定量资料
B.二项分类资料
C.有序多分类资料
D.无序多分类资料
正确答案A

(3).在多组均数的两两比较中,若不用q检验而用t检验,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结果没有区别
B.会增大I型错误发生的概率
C.会减小I型错误发生的概率
D.会增大II型错误发生的概率
正确答案B

(4).下列关于均数的标准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样本均数的标准差
B.反映样本均数抽样误差大小
C.

与σ成正比,与 成反比


D.其值越大,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好
正确答案D

(5).正态分布曲线下(μ—2.58σ,μ+2.58σ)范围内的面积为

A.90.0%
B.92.5%
C.95.0%
D.99%
正确答案D

(6).估计成人红细胞数的95%医学参考值范围宜采用

A.P95
B. ±1.645S
C. ±1.96S
D. ±2.58S
正确答案C

(7).

某资料经配对秩和检验得T=54,由n=20查双侧T界值表如下,则P值为

A.0.1>P>0.05
B.0.05>P>0.02
C.0.02>P>0.01
D.P<0.01
正确答案A

(8).下列哪种抽样方法不属于概率抽样?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滚雪球抽样
正确答案D

(9).欲比较甲、乙两种药物治疗糖尿病的疗效,以血糖下降值作为效果指标(假设患者血糖下降值不服从正态),采用成组设计秩和检验,甲法 n1=10,T1=75.5,乙法 n2=12,T2=177.5,则检验统计量T为

A.T=177.5
B.T=75.5
C.T=253
D.T=126.5
正确答案B

(10).对于2×2表的χ2检验,其自由度为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A

(11).关于t分布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t分布为单峰分布
B.t分布曲线是一簇曲线
C.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
D.自由度越大,t分布曲线的峰部越低,尾部越高
正确答案D

(12).在计算标准化率时,标准入口应选择

A.有代表性的、较稳定的、数量较大的人群
B.方便获得、与目标人群不同类的人群
C.前人研究过、与目标人群不相关的人群
D.根据研究目的随机抽样获得的小样本人群
正确答案A

(13).正态分布的参数个数为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B

(14).对直线回归方程-0.2+0.635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实测点都应在回归直线上
B.

所绘回归直线过点


C.回归直线必过原点
D.x的取值范围为[—1,1]
正确答案B

(15).对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SS=SS组间+SS组内
B.SS=SS组内+SS组间+SS误差
C.MS=MS组间+MS误差
D.MS=MS组内+MS组间+MS误差
正确答案A

(16).某医生收集了37名某病患者的潜伏期资料,已知该病潜伏期服从偏态分布,经 过多种变量变换也无法变为正态,该医生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该病潜伏期的集中 位置和离散程度。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不正确。该研究资料不服从正态分布,且经过变量变换也不服从正态分布, 应该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来描述其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17).某班级全体男生32人,其平均身高为175.6cm,全体女生26人其平均身高为 162.0cm,对其进行假设检验,测得P<0.05,可以认为该班男女身高不等。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8).某市有3个行政区,三个区的某病患病率为2.3%,5.5%,6.1%,则该市总患病率为(2.3+5.5+6.1)/3=4.7%。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9).在调查研究中,即使样本含量足够大,也无法避免抽样误差。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0).某临床医生采用某中医疗法治疗5位急性感冒患者,治疗一周后5位患者均痊愈,由此得出该中医疗法的治愈率为100%,故该中医疗法有效,可以在人群中推广。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1).某研究者采用SF—36量表评估某省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欲根据经济水平高、中、低各选取1个县,每县再随机抽取10个村,对30个村,共15799 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请以此为例说明总体和样本的概念。

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所有同质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的集合,通常有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例该省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或者其生命质量测量值的集合。。
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实测值的集合。例:15799名60 岁以上老年人或其生命质量测定值即为样本。

(22).简述参考值范围和置信区间的区别和联系。

意义不同:置信区间:按一定的置信度(1—α)估计总体均数所在的范围:医学参考值范围:大多数“正常人”的某项解剖、生理、生化指标的波动范围。计算公式不同:可信区间用的是标准误,而医学参考值范围用的是标准差。用途不同:可信区间用于总体均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医学参考值范围是用于判断观察对象的某项指标是否正常,为临床提供参考。

(23).简述实验设计和调查设计的主要区别。

调查设计无人为施加干预措施,实验设计有干预措施调查设计不能进行随机分配,实验设计能进行随机分配。

(24).简述回归方程y=a+bx中,a和b的含义。

a为截距,为回归直线与纵轴的交点:b为回归系数,表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数据依存关系,其统计学意义为当x每增加一个单位,y平均改变个单位。

(25).简述检验效能及其意义。

检验效能,用1—β表示,指两总体参数间确实存在差异,按照现有检验水准, 检验出其差别的能力。当样本含量一定时,α与β成反比,与1—β成正比,

(26).

将12名医用仪表厂工作的工人尿液分成两份,一份用离子交换法,另一份用蒸馏法测量尿汞含量,结果见题26表,请问:

(1)该资料属于何种资料类型和设计类型?
(2)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有无差别?写出具体分析步骤,不必计算。

(1)定量资料,配对设计。
(2)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均可。如采用配对t检验,但未注明“假 设正态”,扣2分。
(3)
1)建立检验假设,确立检验水准
H0:μd=0,即两种尿汞测量方法的测量结果无差别
H1:μd≠0,即两种尿汞测量方法的测量结果有差别 α=0.05
2)计算检验统计量 首先计算12名工人尿汞含量用两种方法测的差值,记为d,其均值为μa,标准差为Sd。

3)确定P值,作出统计推断
若P≤0.05,按α=0.05水准,拒绝H0,接受H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有差别。
若P>0.05,按α=0.05水准,不拒绝H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尚不能认为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没有差别。

(27).欲比较两种检验方法对血样中某抗体的检出率,某研究者将150份血样同时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分为阳性和阴性。已知甲组的阳性检出率为60%,乙组阳性检出率为50%,两种方法共同检出45例。
(1)将资料整理成合理的表格形式。
(2)该资料属于何种类型?该研究设计属于何种类型?
(3)试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率有无差异?写出分析步骤,不必计算。

(1)整理四格表如下:

(2)资料类型:定性资料,配对设计资料
(3)①,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H0:B=C,即两组检验方法的检出率相同。
H1:B≠C,即两组检验方法的检出率不同。a=0.05
②计算χ2和自由度。

③确定P值作出统计推断,查表确定P值,若P>α,按照α=0.05水准,不拒绝HO,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尚不能认为两种方法的检出率有不同。若P≤α,按照α=0.05水准拒绝H0,认为两种方法的检出率有不同。

(28).

某医生用七氯烷对即行肺切除术治疗的三组患者进行麻醉,麻醉效果分三级, 结果见题28表。试问七氯烷对三组患者麻醉效果有无差别?请写出步骤,不必计算 结果。

(1)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H0:七氯烷对三组患者麻醉效果的总体分布位置相同。
H1:七氯烷对三组患者麻醉效果的总体分布位置不同或不全相同。α=0.05
(2)计算检验统计量统一编秩,分组求和,遇到相同观察值,取平均秩次
确定统计量H值,由于相持较多,需校正,利用正态近似法计算Hc值。


(3)确定P值,作出统计推断
当P<0.05,按检验水准α=0.05,拒绝H0,接受H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三组患者麻醉效果分布不全相同。
当P>0.05,按检验水准α=0.05,不拒绝H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尚不能认为三组患者麻醉效果分布不全相同。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微信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翰林刷题小程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20230611.cn/post/9675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