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翰林刷题小程序章节题 > 正文内容

【成人高考】【教育理论(专升本)】【第一部分 教育学-第二章 教育的本质、功能和基本规律】课本练习题

(1).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 ( )

A.《学记》
B.《孟子》
C.《论语》
D.《大学》
正确答案B

(2).下列不属于教育的社会属性的是 ( )

A.教育的永恒性
B.教育的历史性
C.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D.教育的稳定性
正确答案D

(3).教育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

A.勒图尔诺
B.沛西·能
C.孟禄
D.洛克
正确答案C

(4).历史上最早出现学校教育的国家是 ( )

A.德国
B.英国
C.法国
D.中国
正确答案D

(5).下列不属于“四书”的是 ( )

A.《老子》
B.《孟子》
C.《大学》
D.《中庸》
正确答案A

(6).以培养骁勇的军人与武士为目的的教育是 ( )

A.教会教育
B.骑士教育
C.斯巴达教育
D.雅典教育
正确答案C

(7).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的功能可分 ( )

A.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B.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C.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D.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
正确答案A

(8).下列不属于教育的社会功能的是 (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发展功能
正确答案D

(9).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是 ( )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经济制度
D.生产劳动
正确答案A

(10).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的是 ( )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水平
D.国家政策
正确答案B

(11).儿童的身高、体重有两个增长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出现在青春发育期。这说明人的发展的 ( )

A.差异性
B.互补性
C.不平衡性
D.顺序性
正确答案C

(12).“揠苗助长”“陵节而施”都是有违人的发展规律的 (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正确答案A

(13).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

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个体主观能动性
正确答案A

(14).我国科举制度废止于 ( )

A.1901年
B.1989年
C.1905年
D.1912年
正确答案C

(15).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 】

A.使新生一代适应现有的生产力
B.使新生一代适应现有的生产关系
C.使新生一代接受现有的主流文化
D.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正确答案D

(16).决定教育性质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 】

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科学技术
D.民族和文化传统
正确答案B

(17).“莲出于污泥而不染”这个比喻说明了人具有 【 】

A.差异性
B.社会适应性
C.自然性
D.主观能动性
正确答案D

(18).我国古代教育家提出的“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教育原则,对于当今教育仍然适用,它并未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改变。这说明教育具有 【 】

A.历史性
B.社会性
C.个体差异性
D.相对独立性
正确答案D

(19).小明的妈妈为确保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入学之前就迫使小明学小学二年级的课程。这样做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特征? 【】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正确答案A

(20).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历来存在不同的观点。其中,以美国学者孟禄为代表主张的是( )

A.生理起源说
B.劳动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交往起源说
正确答案C

(21).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正确答案C

(22).在教育史上,有一种观点视教育为政治、经济的附庸。这违背了教育的哪一特性?( )

A.阶级性
B.历史性
C.社会性
D.相对独立性
正确答案D

(23).人的身体发展是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在心理发展中,记忆是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思维是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等。这体现了人身心发展的哪一特点?()

A.差异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不平衡性
正确答案C

(24).决定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水平
C.民族文化传统
D.人口结构
正确答案B

(25).人的发展的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6).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错误。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以及教育的目的。

(27).简述社会主义社会教育的特点。

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教育权为广大劳动人民所掌握,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是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劳动者身心素质,培养革命和建谩人才的工具。(2)共产党统一领导、创办。(3)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倡导唯物主义,反对宗教迷信。(4)全社会实施平等的民族教育,反对民族压迫。(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28).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体现在:第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掌握了国家政权,谁就能控制学校教育的领导权,并且通过对教育方针、政策的颁布,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经费的分配,教育内容特别是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规定,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任命或聘用等,实现对教育领导权的控制。第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是由其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第三,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培养出来的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倾向,则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体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

(29).简述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是一种自觉、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有:(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辕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30).简述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具体来说,它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阶段性;(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4)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互补性;(5)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31).朱朱家境贫寒,母亲具有轻度的精神问题。但是朱朱学习向来刻苦,在班级里朱朱总是早上第一个到学校上早自习,晚上最后一个走出教室。今天,如往常一样,朱朱晚上最后一个离开教室,这时,有两位老师刚好经过朱朱的身边,其中一位老师看了朱朱几眼,悄 悄对另一位老师说:看到没,这就是初二(3)班的那个朱朱,每天早来晚走地学习,有什么用啊,他母亲精神有问题,他再怎么努力学习也是白费啊,遗传基因决定了他的资质平平啊。
请从人的发展的特点角度,分析该教师的说法。

案例中,该教师认为由于遗传因素,朱朱再怎么刻苦,学习也不会提高,这属于典型的遗传决定论观点,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遗传、环境、成熟、学校教育以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该教师忽略了其他因素对个体的影响。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案例中,该教师没有看到朱朱的主观能动性,忽略了主观能动性对个 体发展的决定作用。

(32).资本主义教育较之于封建教育进行了哪些重大改革?

(1)教育目的上,出现了双重培养目标;
(2)教育内容上,增加了大量自然科学的内容;
(3)教学方法上,出现了实验、演示、实习等新的教学方法;
(4)教学组织形式上,以班级授课制代替了个别教学;
(5)第一次提出了义务教育,并建立了相应的国民学校。
【评分说明】每点2分,答对任意四点,即给满分。

(33).教育功能类型是如何划分的?

(1)从作用对象角度,可分为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2)从作用方向角度,可分为教育的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3)从作用呈现形式角度,可分为教育的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34).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哪些特征?如何适应?

(1)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入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应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
(3)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在教育中既要注意稳定性,不随意改变教育内容和方法,又要考虑可变性,充分挖掘学生发展的潜力。
(4)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35).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正确。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说明环境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但作为主体的人接受什么样的影响、成为什 么样的人不完全受环境的影响,人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近 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36).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传递保存文化;
(2)交流融合文化;
(3)选择文化;
(4)更新创造文化。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微信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翰林刷题小程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20230611.cn/post/9832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