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翰林刷题小程序随堂练习 > 正文内容

【工程考试】【安全生产技术基础】高频考点(5)

(1).对环境空气中可燃气的监测,常常用“可燃气环境爆炸危险度”指标来衡量,这项指标是指环境空气中可燃气含量与( )的比值。

A.该可燃气爆炸下限值
B.该可燃气爆炸上限值
C.环境空气中氧气含量
D.环境空气中氮气含量
正确答案A

(2).为保证检修动火和进设备内作业安全,应对检修范围内的所有设备和管线中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应进行置换。用惰性气体作置换介质时,必须保证惰性气体用量为被置换介质容积的3倍以上。但是,置换是否彻底,置换作业是否已经符合安全要求,最终应根据( )是否合格为准。

A.置换时间
B.介质用量
C.取样分析
D.温度变化
正确答案C

(3).在使用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时,下列有关注意事项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出厂后若要改换包装,则由改换包装单位重新粘贴、挂拴、印刷标签
B.安全标签应粘贴、挂拴、印刷在危险化学品容器或包装的明显位置
C.在正常情况下,标签的更新时间应与安全技术说明书相同,不得超过10年 物
D.盛装危险化学品的容器或包装,在经过处理并确认其危险性完全消除之后,方可撕下标签,否则不能撕下相应的标签
正确答案C

(4).检修作业时,对待检设备的电源必须切断,并经启动复查确认无电后,在电源开关箱处挂上“禁止启动”的安全标志并( )。

A.派人职守
B.加设锁头
C.摆放路障
D.划定禁区
正确答案B

(5).作为一个重要的化工单元操作,主要用于制备产品与中间产品,获得高纯度的纯净固体物料的化工过程是( )。

A.蒸发
B.干燥
C.蒸馏及精馏
D.结晶
正确答案D

(6).预防机械伤害有两方面的对策,一是实现设备的本质安全,二是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相关人员预防事故的能力,实现本质安全的四种常用方法可以结合应用,应用的优先顺序是( )。

A.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危险部件的次数→使人难以接近机器危险部件→提供保护装置或个人防护装备
B.提供保护装置或个人防护装备→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危险部位的次数→使人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件→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
C.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使人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件→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危险部位的次数→提供保护装置或个人防护装备
D.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使人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件→提供保护装置或个人防护装备→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危险部位的次数
正确答案A

(7).木工机械刀轴转速高、噪声大,容易发生事故,下列关于危险有害因素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刀轴与电源间的联接装置失效,要换刀具时突然启动伤人造成的机械伤害
B.火灾处于木工加工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喷漆过程会造成可燃性雾滴悬浮于空中,这是木工机械发生爆炸的主要因素
C.木工加工产生大量的粉尘,严重时导致尘肺病
D.木工加工过程噪声大、振动大,对职工身心造成严重影响
正确答案B

(8).一天傍晚,大风刮断了10kV架空线其中的一根导线。断线正好落在一垛麦秸附近,这时正好有两名村民从附近经过,看到断线闪着火花,村民怕把麦秸垛引燃,就急忙向麦秸垛跑去,两人跑到断落导线附近时双双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这起事故经调查认定为触电事故。下列关于该事故原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kV高压线断线落地造成,属于高压电击造成触电
B.两名村民直接跑过去造成,属于直接接触电击造成的触电
C.两名村民跑过去形成了跨步电压,属于跨步电压电击造成的触电
D.两名村民跑过去没有触碰到10kV断线摔倒,属于间接接触电击造成的触电
正确答案C

(9).Ⅱ类设备是带有双重绝缘结构和加强绝缘结构的设备,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的设备其绝缘电阻应满足安全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有( )。

A.工作绝缘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2MΩ
B.保护绝缘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5MΩ
C.加强绝缘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7MΩ
D.双重绝缘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9MΩ
正确答案D

(10).起重机械的断绳事故是指起升绳和吊装绳因破断造成的重物失落事故。下列状况中,是造成断绳事故原因的是( )。

A.吊装绳夹角为100°
B.钢丝绳在卷筒上的余绳为2.5圈
C.吊装方形木材时未加垫片
D.重物超出额定载荷的5%
正确答案D

(11).民用防爆器材是用于非军事目的的各种炸药及其制品和火工品的总称。主要包括工业炸药、起爆器材、专用民爆器材。下列器材中属于起爆器材的是( )。

A.乳化炸药
B.电雷管
C.油气井用起爆器
D.点火药盒
正确答案A

(12).为解决加热炉高温作业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应优先采取的措施是( )。

A.配备隔热防护服
B.加强机械通风
C.采用多班轮换制度
D.改进工艺流程使操作人员远离热源
正确答案D

(13).职业危害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等,控制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是( )。

A.采用湿式作业
B.采用自动化工艺流程
C.采用抽风作业
D.佩戴防尘面罩
正确答案B

(14).红外线辐射和紫外线辐射均属于电磁辐射的一种,它们都会影响皮肤和眼睛。下列工种的作业环境中,易受到红外线辐射的是( )。

A.炼钢、铸造、玻璃熔吹、烧瓷
B.木材加工、喷漆、水暖、配电
C.氩弧焊、等离子焊接、乙炔焊
D.车床、刨床、铣床、冲床
正确答案A

(15).航空运输事故主要包括民用航空器事故和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征候两类,其中包括自然灾害事故、安全管理事故、机械事故和( )事故。

A.人为
B.安全
C.飞行
D.地面
正确答案A

(16).锻造是金属压力加工方法,下列伤害中不属于火灾和爆炸的主要原因的是( )。

A.红热的坯料
B.飞溅的氧化皮
C.红热的锻件
D.设备运行中产生的静电
正确答案D

(17).关于起重机械事故的应急措施,描述有误的是( )。

A.由于台风、超载等非正常载荷造成起重机械倾翻事故时,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和起重机械制造、维修单位维保人员到达现场,进行施救
B.当有人员被压埋在倾倒的起重机下面时,应先切断电源,在实施处置时,必须指定2名有经验的人员进行现场指挥
C.发生火灾时,应采取措施施救被困在高处无法逃生的人员,并应立即切断起重机械的电源
D.发生从起重机械高处坠落事故时,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再次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正确答案B

(18).某机械厂一次桥式起重机检修中,一名检修工不慎触及带电的起重机滑触线,强烈电击,坠落地面,经抢救无效身亡。从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的角度分析,这起死亡事故属于( )类型的事故。

A.车辆伤害
B.触电
C.高处坠落
D.其他伤害
正确答案B

(19).在齿轮传动机构中,两个齿轮开始啮合的部位是最危险的部位。不管啮合齿轮处于何种位置都应装设安全防护装置。下列关于齿轮安全防护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

A.齿轮传动机构必须装有全封闭的防护装置
B.防护装置最好装有电气联锁
C.老旧设备防护装置不全的应在当前工作完成后,立即改造为全封锁结构
D.防护罩必须使用工具才能打开,但也应便于
正确答案C

(20).屏护是一种对电击危险因素进行隔离的手段,即采用遮栏、护罩、护盖、箱匣等把危险的带电体同外界隔离开来,以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所引起的触电事故。下列有关屏护的要求错误的是( )。

A.屏护装置所用材料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耐火性能
B.为防止因意外带电而造成触电事故,对金属材料制成的屏护装置必须可靠连接保护线
C.遮栏高度不应低于1.7m,下部边缘离地不应超过0.2m,栏条间距离不应大于0.2m
D.遮栏与裸导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8m
正确答案C

(21).为防止使用柔性钢丝牵引吊臂进行变幅的起重机,遇到突然卸载情况发生吊臂后倾的事故,按照《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的规定,流动式起重机和动臂式塔式起重机上应安装( )。

A.安全钩
B.防后倾装置
C.起重量限制器
D.防坠安全器
正确答案B

(22).射频是指无线电波的频率或者相应的点此振荡频率。泛指100kHz以上的频率。下列关于射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射频电磁场作用下,人体会受伤害
B.在高强度的射频电磁场作用下,可产生感应电
C.射频电磁场有可能会引发火灾或爆炸
D.射频电磁场不会对人产生电击
正确答案D

(23).在压力容器上,经常进行安全阀和爆破片的组合设置。下列关于安全阀和爆破片组合设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安全阀与爆破片装置并联组合时,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应略高于爆破片的标定爆破压力
B.安全阀和爆破片串联安装时,爆破片破裂后的泄放面积应不小于安全阀进口面积
C.安全阀进口和容器之间串联安装爆破片装置时,安全阀与爆破片之间不得存在背压
D.容器内的介质可能腐蚀阀瓣时,应优先使用安全阀出口侧串联安装爆破片装置
正确答案B

(24).下列不属于造成木工机械伤害事故的原因是( )。

A.操作人员不熟悉木工机械性能和安全操作技术
B.不按安全操作规程操纵机械
C.没有安全防护装置或安全防护装置失灵
D.在危险区域内没有限制台数间的间距
正确答案D

(25).铁路运行机车上必须安装的“三项设备”是指( )。

A.照明设备、机车信号、报警信号
B.列车无线调度电话、通风设备、机车信号
C.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通风设备、照明设备
D.机车信号、列车无线调度电话、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
正确答案D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微信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翰林刷题小程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20230611.cn/post/9947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