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自考】【市政学】【00292】2010年04月考试真题
(1).从广义上讲,市政主体是指城市中的( )
A.政党组织正确答案C
B.各种国家机关
C.全部政治力量和政治组织
D.政党组织和各种非国家权力组织
(2).把市政界定为道路交通、卫生教育等市政工程、市政建设、城市公共事业及其管理,这种说法是( )
A.城市事务说正确答案A
B.城市行政说
C.城市政治说
D.城市政策说
(3).下列关于城市化动力的表述准确的是( )
A.经济发展是城市化进程的第一动力源正确答案A
B.工业革命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初始动力
C.市场化为城市化提供了最根本的动力
D.农业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阻碍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4).当前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过快正确答案D
B.农村人口数量过多
C.城市数量太少
D.人口的高增长量
(5).区域内核心城市的性质和规模相近,核心城市之间以及核心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联系密切,这种城市体系类型是( )
A.带状型正确答案C
B.金字塔型
C.网络型
D.多核型
(6).一般来说,一个城市在国家所有城市中按人口规模排列所处的位序乘以该城市的人口规模,其乘积为一个常数,它恒等于该国最大城市的人口规模数,这是( )
A.城市规模—位序分布规律正确答案A
B.城市规模等级分布规律
C.城市规模—中心地分布规律
D.城市位序—中心地规律
(7).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形式,是指( )
A.城市布局正确答案B
B.城市形态
C.城市密度
D.城市体系
(8).我国市政体制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的是( )
A.市政府正确答案D
B.市政协
C.市人大
D.中共市委
(9).法国市政体制的主要类型是( )
A.议会制正确答案C
B.议会市长制
C.市长议会制
D.市委员会制
(10).我国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体制是( )
A.市长负责制正确答案A
B.集体领导制
C.民主集中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
(11).市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党的领导机关是( )
A.市委常委会正确答案C
B.市政府
C.市委员会
D.市纪检委
(12).构成市民参政和城市政治与行政发展的现实基础是( )
A.市民的人格构成正确答案D
B.市民的文化构成
C.市民的社团构成
D.良好的市民素质
(13).市民利益表达最为传统的渠道是( )
A.个人联系渠道正确答案A
B.代理人或代表渠道
C.集团参与渠道
D.市民监督渠道
(14).反映我国城市政府公共管理本质的是( )
A.社会职能正确答案C
B.经济职能
C.服务职能
D.政治职能
(15).衡量城市政府工作的内在标准是( )
A.行政效率正确答案A
B.行政效能
C.社会效能
D.外部业绩
(16).1989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为我国城市规划管理法制化开辟道路的是( )
A.《城乡规划法》正确答案B
B.《城市规划法》
C.《土地规划法》
D.《城市规划编制法》
(17).从国内外经验来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性投资应相当于建设性投资的( )
A.5%正确答案B
B.15%
C.25%
D.45%
(18).在我国环境监测制度中,定期、定点、定项目采集自然环境的各种要素的样品加以分析或在固定的地点设置自动检测仪收集数据,是属于( )
A.污染源监测正确答案D
B.事故性监测
C.研究性监测
D.经常性监测
(19).我国环境管理制度中,要求在一定区域内进行开发和建设的单位必须编制报告书,对该项目产生的污染或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并规定防治措施的是( )
A.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正确答案B
B.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C.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
D.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20).我国城市经济管理必须依照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打破部门所有制和地区所有制的界限,把行业分工和地区分工有机结合起来,这是( )
A.取得最佳城市经济效益的原则正确答案D
B.政企分开的原则
C.兼顾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
D.条块结合的原则
(21).城市税制改革的关键是( )
A.企业所得税改革正确答案C
B.个人所得税改革
C.流转税制改革
D.税收征管制度改革
(22).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中心任务是( )
A.户口管理正确答案D
B.消防管理
C.计划生育管理
D.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23).最先提出和使用“社区”这一概念的是( )
A.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正确答案C
B.美国学者查尔斯•罗密斯
C.德国社会学家弗•滕尼斯
D.法国经济学家帕鲁
(24).城市文化执法的重点对象是( )
A.文化行为正确答案C
B.文化生活
C.文化市场
D.文化设施
(25).具有较强观赏性、引导性、感染性和竞技性等特点的文化行为是( )
A.商业性文化行为正确答案B
B.专业性文化行为
C.群众性文化行为
D.娱乐性文化行为
(26).市政具有的主要特征包括( )
A.政治性正确答案ABCDE
B.历史性
C.整体性
D.综合性
E.动态性
(27).目前我国城市化的衡量指标主要包括( )
A.城市化复合指标正确答案BCD
B.城市化水平指标
C.城市化速度指标
D.城市化质量指标
E.城市化计划指标
(28).城市体系的特点有( )
A.重叠性正确答案ABCDE
B.开放性
C.动态性
D.整体性
E.层次性
(29).城市规模成本主要包括( )
A.内部成本正确答案CDE
B.增容成本
C.外部成本
D.门槛成本
E.疏解成本
(30).按照城市的行政地位,可以把城市划分为( )
A.直辖市正确答案ABCE
B.副省级市
C.地级市
D.副地级市
E.县级市
(31).我国市领导县的主要类型有( )
A.地市合并型正确答案ABC
B.划县入市型
C.升市领县型
D.县市合并型
E.撤县升市型
(32).我国市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
A.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正确答案ABE
B.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
C.与党政部门相互配合原则
D.审理案件一律公开进行原则
E.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
(33).现代市民素质的特点有( )
A.整合性正确答案ABE
B.可塑性
C.自主性
D.单一性
E.相对稳定性
(34).市政职能的特点有( )
A.广泛性正确答案ABC
B.服务性
C.规范性
D.客观性
E.统一性
(35).世界近代城市规划史上影响较大的理论有( )
A.田园城市理论正确答案ABD
B.卫星城理论
C.增长极核理论
D.有机疏散论
E.生态城市理论
(36).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专业机构有( )
A.公用事业管理局正确答案ABCDE
B.市政工程管理局
C.环境保护局
D.园林管理局
E.环境卫生管理局
(37).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内容有( )
A.环境卫生管理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正确答案ABCDE
B.环境卫生事业的资金管理
C.环境卫生作业单位管理
D.环境卫生设施管理
E.环境卫生监督管理
(38).传统城市经济管理体制的弊端主要有( )
A.政企职责不分正确答案ABCDE
B.条块分割,城乡分割
C.忽视市场作用
D.分配平均主义
E.排斥非公有制经济
(39).我国城市人口运动的基本趋势是( )
A.城市人口总量增加正确答案ABCD
B.城市人口老龄化
C.城市人口受教育水平不断提升
D.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不断增加
E.脑力劳动者所占比例逐渐下降
(40).我国城市教育基本制度主要有( )
A.学校教育制度正确答案ABCDE
B.义务教育制度
C.职业和成人教育制度
D.教育管理制度
E.学业证书和学位制度
(41).简述发展小城市对于我国农村城市化的积极作用。
(1)便于农业剩余劳动人口的转移。(2分) (2)利于农村社会转型。(2分) (3)利于地方性城市网络系统的形成。(2分)
(42).中共市委的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政治领导。(2分) (2)思想领导。(2分) (3)组织领导。(2分)
(43).我国城市政府规划部门对规划区内土地的城市规划管理主要有哪些内容?
(1)对建设用地提出选址意见书。(2分) (2)审定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方案中的用地位置和界限。(2分) (3)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分)
(44).简述我国城市社会保障管理的作用。
(1)有利于城市社会稳定。(2分) (2)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2分) (3)有利于落实城市计划生育。(1分) (4)有利于城市社会文明进步。(1分)
(45).试述我国市政职能的意义。
(1)市政职能是城市政府各项公共事物及其管理活动的组织化,代表了政府活动的基本方向,反映了城市政府行为的基本目的和宗旨;(2分) (2)市政职能决定着城市政府管理范围和组织规模;(2分) (3)市政职能既取决于国家和地方行政体制,又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城市各级政府上下左右的行政关系,是中央、省和城市政府权责分工和事务分割的重要依据;(2分) (4)市政职能是城市政府实施“三定方案”的重要依据。(2分) (5)市政职能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政府的绩效和成败,关系着城市的发展和未来。(2分) (适当展开2分)
(46).试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比例关系。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经济建设之间的比例关系是由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性决定的。(2分) (2)基础设施是为生产、生活服务的,与生产设施和生活设施相配套。(2分) (3)基础设施是物质设施,它的功能受到物质属性的制约,是有限度的。(2分) (4)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能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与全国基本建设投资,应该按合理比例安排。(2分) (5)在一个工程项目中,基础设施建设与生产设施、生活设施之间,应按合理比例安排。(2分) (适当展开2分)
(47).20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环境委员会提出了“谁污染谁负责”的城市环境管理原则,它得到多数联合国成员国的响应和贯彻。中国在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也开始遵循这个原则。根据经济学的“经济的外在性”原理,自然环境的许多因素是稀缺资源,自然环境是这些稀缺资源的供给一方,而企业生产和公民生活是它们的需求一方。例如生产和生活对环境造成污染,其活动实际上是以偏低的边际私人成本购买了自然环境的某种稀缺资源;而受到这种污染危害的其他企业或公民,则是以偏高的边际私人成本购买了自然环境的同一种稀缺资源。所以有必要建立一种经济机制,平衡对这类稀缺资源的供求关系。 请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城市环境管理中“谁污染谁负责,谁开发谁保护”原则的理解
(1)如果不向造成污染的企业或公民征收一定的费用,一方面是继续污染即对自然环境的这种稀缺资源需要的增加,另一方面是因持续污染引起这种稀缺资源供给的减少,从而导致这种稀缺资源供求的失衡;(3分) (2)征收的费用一是用于治理污染,二是补偿其他企业或公民因受污染而产生的损失;(3分) (3)谁开发谁保护是谁污染谁负责的引申。它们的联系在于一个企业的生产,涉及某方面的自然环境,开发后的负责保护和污染后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是同等重要的责任和义务。它们的区别在于:前者在开发后为了保护环境而支付代价,后者在污染后为了治理环境而支付代价。(3分) (适当展开3分)
此题目数据由翰林刷题小程序免费提供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微信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翰林刷题小程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